張秀亞(1919年9月16日—2001年6月29日),臺灣知名女作家,河北滄縣人,聖名則濟利亞(Cecilia),筆名陳藍、張亞藍、心井等,北平輔仁大學西洋語文系學士、歷史研究所碩士。曾任靜宜大學、輔仁大學研究所教授。天主教南京教區主教于斌樞機之弟妹。創作風格新穎清麗,意境深遠,著作有詩、散文、小說、翻譯、藝術史等八十餘種,詩人瘂弦譽其為「美文大家」。[1]著作本身以散文最為著稱,其作品曾被譯為韓、法及英文,並有多篇散文獲選編入國高中及大學補充教材中。[2]作品曾獲台灣首屆中山文藝獎、中國文藝協會首屆文藝章、亞洲文學基金會文學貢獻獎等多種奬項等。[3]文學社團的參與上,張秀亞是「中國婦女寫作協會」及「青年寫作協會」的重要會員,2001年因其作品對東西文化交流之貢獻,其生平列入美國會紀錄。2005年中華民國文建會國立臺灣文學館發行《張秀亞全集》,全集共15冊,依文類分卷,依序為詩卷1冊,散文卷8冊,小說卷5冊,翻譯卷5冊,藝術史卷4冊,資料卷5冊,收錄張秀亞自1934年開始創作以來六十八年間的作品,包括已出版的六十三本及未結集之作。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23年5月22日) |
生平
1919年出生於河北省滄縣,父張里鵬 (字雲鵬),母陳芹,排名么女。7歲隨全家遷居天津,入天津天主教貞淑小學,是張秀亞接近文學的開始。[4]9歲開始於報紙之兒童週刊發表作品。12歲考入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院(今天津藝術學院),同窗有日後的女作家羅蘭、王怡之。15歲在《益世報》的文學周刊分別發表詩作〈夏天的晚上〉、〈秋之夜〉。發表文章時,以「陳藍」的名字寫散文,以「張亞藍」的名字寫小說同書評,用本名「張秀亞」寫些小詩,經常發表園地有《益世報》、《國聞周報》、《大公報》。[5]17歲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大龍河畔》於天津海風社出版,不數年便贏得「北方最年輕女作家」的美譽。[1]19歲考入北平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次年轉入西洋語文學系,畢業後考入輔大研究所史學組,後任英文系講師。1943年,到四川重慶任《益世報》文藝副刊「語林」主編,同年和天主教南京教區于斌主教之弟于犂伯在重慶真原天主堂結婚。1944年第一個兒子于若瑟出生即夭折。1945年,兒子於金山出生。1946年,回北京輔仁大學任教。1947年,女兒於德蘭出生,同年由新聞記者公會選為行憲後首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1948年,來到臺灣。來台後不再以陳藍、張亞藍兩個筆名,但以「心井」在中央日報發表文章。[6]1949年,她的長詩〈她呵,我們的好母親〉獲婦聯會新詩首獎。1952年,以本名張秀亞出版在臺灣第一本散文集《三色堇》。[1]1958年任台中靜宜英專(今靜宜大學)教授,講授翻譯課程。1965年,輔仁大學在台復校後,回輔大任研究所教授講授英美文學與寫作。1973年受邀在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擔任講座。2001年6月29日在美國去世。[3]
創作經歷與著作
張秀亞早期詩、散文、小說三種文類並進,文風夢幻。四〇年代末來台後,人生歷練導致創作題材轉變,散文以婚姻與憶舊為創作主題,如《三色堇》、《牧羊女》、《凡妮的手冊》等。1957出版《湖上》時,張秀亞自言創作風格已有所轉變,五〇年代末期開始寫田園生活,以及種種質樸的人物素描,以平凡生活、瑣碎題材入文。七〇年代,由於經常應邀報章雜誌書寫專欄,抒情味稍轉淡,其散文加重了哲理性沉思、文學藝術評論及讀書心得,《人生小景》等內容夾敘夾議,展現其晚年人生哲學。八〇年代後因病痛及生活不便所苦,創作銳減。[7]張瑞芬將1973年出版的《水仙辭》、1979年出版的《湖水・秋橙》與六〇年代的《北窗下》並列為張氏散文技藝的三個高峰。[8]
而詩歌主題則大多歌詠自然,描寫花草風露、季節遞擅。對於大學時代寫的散文詩,張秀亞亦自評其創作初期風格是「多幻想,缺少著樂觀的情調以及現實主義的色彩」。[9]在小說創作上,短篇小說集〈在大龍河眸〉,在藝術上承襲京派的文學風格,以詩化的寫實技巧,描寫平民百姓的生活與北方風情。來臺後受吳爾芙等女性作家影響,《女兒行》等作品開始具實驗性的嘗試。[6]瘂弦在張秀亞全集總論中提到張秀亞的小說「小説是『靜劇式』的,重視氛圍的『詩的小說』」。[1]
張秀亞自1934年起近七十年的創作生涯中,著作涵蓋論述、詩集、小說、散文、合集、全集、翻譯等,共計八十餘本。《張秀亞全集》於2005年,由國家臺灣文學館出版,共十五冊。
- 《西洋藝術史綱》(11冊)雷文炳、張秀亞撰,臺中光啟出版社,(11冊)郵購出版社出版,1964年[註 1]
- 《給年青人》,香港山邊社,1981年11月
- 《青苔詩集》,天津出版,1937年
- 《水上琴聲》,彰化樂天出版社 1956年12月
- 《我的水墨小品》,臺北道聲出版社 1978年6月
- 《愛的又一日》,臺北光復書局 1987年4月
- 《在大龍河畔》,天津天津北方文化流通社(海風叢書),1936年12月
- 《皈依》,山東保祿印書館,1941年1月
- 《幸福的泉源》,山東保祿印書館,1941年10月
- 《珂蘿佐女神》,重慶紅藍出版社,1944年10月
- 《尋夢草》,臺灣商務印書館,1953年9月
- 《七弦琴》,高雄大業書店,1954年1月
- 《感情的花朵》,臺北文壇社,1956年1月
- 《女兒行》,臺中光啟出版社,1958年8月
- 《那飄去的雲》,臺北三民書局,1969年7月
- 《三色堇》,臺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2年6月
- 《牧羊女》,臺北虹橋書店,1953年8月
- 《凡妮的手冊》,高雄大業書店,1955年3月
- 《懷念》,高雄大業書店,1955年10月
- 《湖上》,臺中光啟出版社,1957年3月
- 《愛琳的日記》,臺北三民書局,1958年5月
- 《少女的書》,臺北婦女月刊社,1961年8月
- 《兩個聖誕節》,臺中光啟出版社,1961年10月
- 《北窗下》,臺中光啟出版社,1962年5月
- 《張秀亞散文集》,高雄大業書店,1964年
- 《張秀亞選集》,高雄大業書店,1964年8月
- 《曼陀羅》,臺中光啟出版社,1965年5月
- 《我與文學》,臺北三民書局,1966年12月
- 《心寄何處》,臺中光啟出版社,1969年9月
- 《書房一角》,臺中光啟出版社,1970年6月
- 《水仙辭》,臺北三民書局,1973年2月
- 《天香庭院》,臺北先知出版社,1973年7月
- 《人生小景》,臺北水芙蓉出版社,1978年6月
- 《寫作是藝術》,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8年8月
- 《詩人的小木屋》,臺中光啟出版社,1978年9月
- 《湖水.秋燈》,臺北九歌出版社,1979年7月
- 《石竹花的沈思》,臺北道聲出版社,1979年8月
- 《白鴿.紫丁花》,臺北九歌出版社,1981年7月
- 《海棠樹下小窗前》,香港星島出版社,1984年6月
- 《月依依》,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6年10月
- 《張秀亞人生情感散文》,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9月
- 《與紫丁香有約》,臺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3月
- 《張秀亞自選集》,臺北皇冠出版社,1971年11月
- 《秀亞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75年1月
- 《張秀亞選集》,香港文學研究社,1978年
- 《張秀亞作品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
- 《杏黃月》,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年10月
- 《荷塘之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 《張秀亞全集1詩卷》,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2散文卷一》,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3散文卷二》,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4散文卷三》,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5散文卷四》,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6散文卷五》,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7散文卷六》,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8散文卷七》,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9散文卷八》,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10小說卷一》,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11小說卷二》,張秀亞 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12翻譯卷一》,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13翻譯卷二》,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14藝術卷》,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15資料卷》,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全集
評價及影響
文學評論者對張秀雅的評價,除了她作為女性文學的重要推手外,常以美文與富含鄉土色彩談論其作品,例如詩人瘂弦稱其為「美文大師」,在《張秀雅全集》的總論中提到:「張秀亞在無意識下所反映出的女性心靈世界,在今天看來特別具有前瞻意義,這樣的探索,不但使在一個女性較多的環境中成長的她,找到屬於自己藝術的驅動力,而寫女性、表現女性、創造女性文學,也成為她一生的抱負與職志。」並提及「在臺灣婦女寫作運動中,張秀亞無疑是一位重要的燃燈者。她的寫作活動,一直與婦女文運的脈搏緊密相扣,起著導引與示範的作用。」[1]同時瘂弦認為張秀亞是一位充滿鄉土色彩的藝術家:「為農業時期與工業時期交替的台灣,畫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像。那是台灣的黃金時代,如果有人問我們台灣的社會還沒變複雜、混亂之前,台灣人想些什麼,它們的夢是什麼顏色,讀一讀張秀亞的散文就知道了。⋯⋯張秀亞作品體現了那個時代,她的散文,是台灣永遠的田園詩歌。」[3]
傅如絹在其碩論中引用瘂弦評價,並指出張秀亞的作品展現簡淨、韻致、想像等特質,是現代文學中「美文的傳承者與發揚者」,繼承並發揚中華女性文學「溫柔敦厚的傳統」。[6]
陳芳明則指出「(張秀亞)她的創作技巧值得注意的地方,並不是在地化,而是對於想像的不懈追求。她在五〇年代出版的五本散文集《三色堇》、《牧羊女》、《凡妮的手冊》、《懷念》、《湖上》,相當出色的展現了文字的音樂性。⋯⋯這種審美原則,其實與現代主義的美學思維完全吻合。這是女性散文書寫的一個重要突破。⋯⋯她的抒情、頌讚、哀傷、喟嘆,可以說都是來自內心的呼喚,而張秀亞認為,這些都是現實事物『更完全、更微妙、更根本的事實』。」[10] 而在詩壇影響上,陳芳明亦指出張秀亞最早的詩集代表作《水上琴聲》具文學史意義:「在現代派詩人紛紛發聲之際,她的詩集無疑是一九五〇年代稀罕的獨唱者。⋯⋯由於她的詩集誕生最早,自有文學史的特殊意義,幾乎後人討論五〇年代詩壇時,張秀亞是不容缺席的。她使用詩的語言,仍然不脫五四白話詩傳統的餘緒,然而,在反共時期戰鬥詩與政治詩非常氾濫時,她的抒情姿態大約已預告了詩的另一種可能發展。」[11]
張秀亞的文友王怡之曾經說過:「在寫實主義和口語文學風行的今天,張秀亞卻兀自搖著唯美的象徵之筆,默默地寫她的微妙的詩情、淒迷的幻夢,使作品達到了清空靈妙的境界。」[12]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