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弱視

弱視(Amblyopia)是指因為眼睛大腦協同運作問題造成的視力失調,但眼睛本身沒有器質性病變,弱視所造成的影響是視力減退[2]

快速預覽 弱視, 讀音 ...
弱視
兒童戴有粘性的眼罩以矯正其弱視
讀音
症狀視力減退
起病年齡五歲之前[1]
病因斜視散光、雙眼之間屈光參差白內障[2]
診斷方法視力測試[2]
鑑別診斷腦幹疾病、視神經疾病、眼部疾病[3]
治療眼鏡眼罩[2][1][4]
盛行率佔成人的2%[5]
分類和外部資源
醫學專科眼科學
ICD-10H53.0
ICD-9-CM368.00
DiseasesDB503
MedlinePlus001014
eMedicine1214603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關閉

造成弱視的原因可能是在兒童發育早期,因着疾病影響眼睛的對焦功能[2][6]。可能是眼睛無法對正眼球形狀造成不易對焦、一眼因為近視或是遠視使得視力和另外一眼不同,或是受到白內障的影響[2]。因為視力和大腦也有關係,因此若造成弱視的原因去除後,視力不會立刻改善[6][7]。弱視不容易偵測,因此兒童在四到五歲時建議要接受視力測試[1]

越早檢查到弱視,其治療的成功率越高。有些兒童的治療只需透過眼鏡即可進行[1][4],若是不夠,會設法強迫兒童去使用視力較弱的眼睛,做法可以透過在視力較好的眼睛戴眼罩或是點阿托品。若不進行治療,兒童期的弱視會持續到成年。而有關成年人弱視治療的資訊仍不充份[2]

弱視一般會在五歲之前發現[1]。成年人中,有1%至5%有弱視的情形[5]。弱視的治療可以改善視力,但一般來說,無法讓視力恢復到完全正常的程度[1]。最早對於弱視的描述出現在十七世紀[8]。弱視會讓人無法成為飛行員或是警察[1]。弱視的英文學名amblyopia源自希臘文的ἀμβλύς(amblys,意思是模糊)以及 ὤψ(ōps,意思是視力)[9]

分類

  • 斜視性弱視:病人有或曾有斜視大腦皮質(視中樞)為消除或克服斜視所造成的復視和視覺紊亂而選擇性地抑制斜視眼傳的視覺衝動,斜視眼黃斑功能長期被抑制而形成弱視。
  • 屈光參差性弱視:雙眼屈光參差2.5D(250度)以上者,由於兩眼視網膜成像大小不等,兩物像融合困難,致便屈光不正較重的一眼的物象被抑制,日久淪為弱視。
  • 視覺剝奪性弱視:在嬰幼兒期由於先天性白內障、上瞼下垂、角膜混濁等疾病而使黃斑部接受不到光刺激不能成像。在嬰幼兒視覺尚未發育到成熟階段,視網膜沒能得到足夠的光刺激而未能充分參與視覺發育過程所造成的弱視。
  • 屈光不正性弱視:遠視+3.0D(+300度)、近視-6.0D(-600度)、散光2.0D(200度)以上的幼兒在兒童期或學齡前未得到矯正者易發生弱視。
  • 先天性弱視:由於器質性斜視、眼球震顫先天性全色盲等引發的弱視。
  • 癔病性弱視:同樣也是弱視的一種,見於癔病患者。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