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肯堂(?—1651年),載寧鯤淵鯢淵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Quick Facts 張肯堂, 籍貫 ...
張肯堂
大明巡撫福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籍貫直隸松江府華亭縣
字號字載寧,號鯤淵、鯢淵
諡號忠穆
出生生年不詳
逝世永曆五年(清順治八年,1651年)
出身
  • 天啓五年乙丑科同進士出身
Close

生平

天啟五年(1625年)進士。授河南濬縣知縣。崇禎七年(1634年)擢御史。崇禎十五年(1642年)遷大理寺丞,不久擢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

清兵入關後追隨南明隆武帝隆武清兵俘虜後,肯堂遁入舟山,隨宗室魯王朱以海,曾為大學士永曆五年(順治八年,1651年),清軍舟山,張肯堂自殺殉國。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賜專忠穆[1]

著作

張肯堂有《莞爾集》20卷,已失傳。有《㽦辭》十二卷,為其在濬縣任內裁決之大小難案匯編,收錄判牘308則。

家族

張肯堂自殺時,全家共同殉難。清軍進入其家,發現27具遺骸。除了其家屬,還有他的門生蘇兆人和所屬部將全都自殺。清軍非常驚訝,只好關門離開。張肯堂生前將後事,委託給其部下都督汝應元辦理,汝應元當時已出家。因為是出家人,得以借其身分協助張家火化遺骸,並在補陀茶山埋葬。汝應元興建寶稱庵以掩飾墳墓,防止破壞。沒多久,汝應元去世,寶稱庵倒塌,墳墓逐漸被山林所掩蓋。直到清代全祖望知道張肯堂的事跡,才找到墓地,並寫下「明太傅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華亭張公神道碑銘」紀錄其事。

張肯堂生前要求孫子張茂滋保全性命,保留家族血脈,但張茂滋被清軍俘虜入寧波。直到1652年10月才獲釋,不久後即死亡,張肯堂家族因此絕嗣。[2]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