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馬里·拉烏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弗朗索瓦-馬里·拉烏爾(法語:François-Marie Raoult,1830年5月10日—1901年4月1日),法國化學家。主要研究稀溶液的依數性,提出描述溶液蒸汽壓與濃度關係的拉烏爾定律

快速預覽 弗朗索瓦-馬里·拉烏爾, 出生 ...
弗朗索瓦-馬里·拉烏爾
Thumb
弗朗索瓦-馬里·拉烏爾
出生1830年5月10日
富爾訥昂韋普
逝世1901年4月1日
格勒諾布爾
國籍法國
知名於拉烏爾定律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物理化學
關閉

生平

1867年起,拉烏爾在格勒諾布爾教授化學課程。三年後他擔任化學系主任,並擔任此職一直到去世。拉烏爾早期從事與電池有關的物理研究,後來用了二十年的時間研究溶液的性質。

在1878年發表第一篇文章中[1],他描述了溶劑是如何導致溶質的凝固點降低的。通過換用不同的溶液,如乙酸,他相信溶質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和溶液凝固點的降低值有關。他發現每一個溶質分子溶解於100個水分子中時,水的凝固溫度就會降低 0.63 °C。

拉烏爾的另一項工作時研究加入溶質後,溶液的蒸汽壓比起純溶劑的蒸汽壓的下降。提出在稀溶液中,蒸汽壓的下降正比於溶質的相對分子質量[2]。這兩條定律提供給科學家一種測定溶質相對分子質量的辦法。後來也被范特霍夫威廉·奧斯特瓦爾德借用來支持他們的電離解釋。經過恩斯特·貝克曼的改進,拉烏爾定律成為測量有機物相對分子質量的標準技術。

拉烏爾去世後,范特霍夫在倫敦化學會的紀念演講中總結了拉烏爾的成就。[3]

榮譽

  • Prix International de Chimie LaCaze (1889)
  • 戴維獎章 (1892)
  • Prix de l'Institut (1895)
  • 法國三級榮譽勛位(1900)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