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福(1122年三月—六月)或作天福,是北遼宣帝耶律淳的年號,共計4個月。[1] 快速預覽 建福在遼朝、北遼時期的位置。 ... 建福 1122年三月-六月 政權 北遼 君主 遼宣帝耶律淳 歷時 4個月 建福在遼朝、北遼時期的位置。 關閉 改元 保大二年(1122年)——三月十七日,李處溫等人擁立遼宣宗耶律淳為帝,改元建福,降封天祚帝為湘陰王。六月二十四日,遼宣宗去世,其妻蕭德妃攝政,改元德興。[2][3][4][5] 紀年對照表 更多資訊 建福, 元年 ... 建福 元年 公元 1122年 干支 壬寅 關閉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年號 中國 宣和(1119年-1125年):北宋—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之年號 保大(1121年-1125年):遼—遼天祚帝耶律延禧之年號 天輔(1117年-1123年):金—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年號 元德(1119年-1127年):西夏—夏崇宗李乾順之年號 嘉永(1122年-1128年):大理—段正嚴之年號 越南 天符睿武(1120年-1126年):李朝—仁宗李乾德之年號 日本 保安(1120年-1124年):鳥羽天皇與崇德天皇之年號 參見 中國年號索引 其他政權使用的建福年號 參考文獻 [1]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77頁。 [2]脫脫. 遼史本紀第三十天祚四. 維基文庫.「〔保大二年三月〕初,詔留宰相張琳、李處溫與秦晉國王淳守燕。處溫聞上入夾山,數日命令不通,即與弟處能、子,外假怨軍,內結都統蕭幹,謀立淳。遂與諸大臣耶律大石、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康公弼集蕃漢百官、諸軍及父老數萬人詣淳府。處溫邀張琳至,白其事。琳曰:『攝政則可。』處溫曰:『天意人心已定,請立班耳。』處溫等請淳受禮,淳方出,李持赭袍被之,令百官拜舞山呼。淳驚駭,再三辭,不獲已而從之。以處溫守太尉,左企弓守司徒,曹勇義知樞密院事,虞仲文三知政事,張琳守太師,李處能直樞密院,李為少府少監、提舉翰林醫官,李爽、陳秘十餘人曾與大計,並賜進士及第,授官有差。蕭幹為北樞密使,駙馬都尉蕭旦知樞密院事。改怨軍為常勝軍。於是肆赦,自稱天錫皇帝,改元建福,降封天祚為湘陰王。……六月,淳寢疾,……已而淳死,眾乃議立其妻蕭氏為皇太后,主軍國事。奉遺命,迎立天祚次子秦王定為帝。太后遂稱制,改元德興。」 [3]脫脫. 遼史本紀第三十耶律淳. 維基文庫.「保大二年,天祚入夾山,奚王回離保、林牙耶律大石等引唐靈武故事,議欲立淳。淳不從,官屬勸進曰:『主上蒙塵,中原擾攘,若不立王,百姓何歸?宜熟計之。』遂即位。百官上號天錫皇帝,改保大二年為建福元年,大赦。……淳病死,年六十。遺命遙立秦王定以存社稷,德妃為皇太后,稱制,改建福為德興元年。」 [4]徐夢莘. 三朝北盟會編卷五. 維基文庫.「宣和四年三月十七日丙子,遼秦晉國王耶律淳篡立於燕山,遣使來告謝,不受。」 [5]徐夢莘. 三朝北盟會編卷九. 維基文庫.「〔宣和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辛亥,耶律淳死。燕王自馬擴之歸,又聞天祚之信,憂懼成疾,是夜疾,篤死,無嗣,蕭幹立其刀蕭氏權主軍國事,號皇太后,改建福元年為德興元年。」 深入閱讀 李崇智. 中國歷代年號考.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鄧洪波. 東亞歷史年表.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劃. 2005年3月 [2021-11-27]. ISBN 978986000518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8-25). 前一年號:遼朝:保大 北遼年號 下一年號:德興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