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台
不使用榻榻米铺垫的地板的边缘地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廊台是簷廊的一種,日本稱為緣側,朝鮮稱為退抹樓,通常為木質或竹製,可在建築物外圍圍繞房間一圈。廊台通常位於糊上半透明紙格子門或障子與防雨門之間,但也有部分位於防雨門外。無法被防雨門或屋檐遮蔽的廊台必須經處理以應對氣候。[1]現代通常使用玻璃封上廊台。廊台可讓建築在下雨或日照時仍保持開放,便於通風且開闊視線,但建築本身不會變得過濕或過熱。[2]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
![]() |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


廊台下方區域與建築物有一定斜度,這片區域經常會被鋪平用以排水。鋪平處以外的地方則通常是將水排到更遠處盲溝。[1]因此,廊台也是一種銜接室內外排水系統方法。
詞源
日語名稱「緣側」中,「緣」和「側」為近義詞,[3][4] 以「緣側」一詞檐廊的位置[5]韓語「退抹樓」(툇마루)一詞中「툇」為「退」字音變,來自韓語稱檐廊為「退間」(툇간),「抹樓 」마루,則是「地板」,마是「抹」的音變。
結構

日本的廊台最多有三層,由上至下為廣緣(広縁)、落緣(落縁)、濡緣(濡れ縁)。廣緣為最接近房子的一層,有時會被封閉。落緣指低於房子地面一層; 濡緣字面意思為「濕的廊台」,指伸出屋簷外且不受雨戶遮蔽的廊台。
若房屋內的廊台少於三個,名稱可以混用。
- 繞屋廊台,日語稱「迴緣」(回縁),環繞房屋的廊台,通常也有圍繞房屋的檐廊;
- 橫鋪廊台,日語稱「切目緣」(切目縁),木板鋪設方向與其寬平行的廊台;
- 直鋪廊台,日語稱「榑緣」(榑縁),韓語稱「長抹樓」(우물마루),木板鋪設方向與其長平行的廊台;
- 交錯地板(장마루),木板鋪設方向縱橫交錯的廊台,可避免木板因冷縮熱脹或濕氣影響而翹曲;
- 漏縫廊台,日語稱「簀子緣」簀子縁,設有漏縫地板(Slatted floor)的,具有更好的排水性;
- 竹漏縫廊台,日語稱「竹簀子緣」(竹簀の子縁),竹製簀子緣。
-
圖中的切目緣展示了經傳統的斜面接合工藝處理的拐角;若此工藝應用到整個建築,則其也可被稱為迴緣。前景是簀子緣。
-
榑緣,圖中的礫石路也可作為盲溝使用。
文化作用
廊台的比例通常經精心設計,人可以坐在邊緣上,觀看庭院。[7]也給嬉戲的孩子和偶爾來訪的客人提供了空間。[2]
廊台是房屋的一部分,按照日本、朝鮮習俗,人不會穿鞋在上面走路。[8]賓客的鞋子會放於廊台外。
雖然東亞建築的西化導致了緣側的減少,[2]但在日本,現代建築中廊台正漸漸復興。[9]
-
設有玻璃格子滑門的緣側上鋪設了坐墊。
-
申東曄故居的退地板。
-
緣側是室內的一部分,因此人不需要穿鞋。
-
俯瞰惠林園林的緣側。
-
北村韓屋村內一間房屋的退地板,在每個門口皆有踏腳石。
-
緣側為房屋呈現周遭的風景。
-
有些廊台設有欄杆,可給人憑靠觀景。
-
客人坐在退地板上
-
在緣側上社交
-
孩子在緣側上嬉戲
-
丹麥日式建築的現代回緣。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