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數(radix, base)又稱數基[1]、基數、基值、根值[2]、記數根[3],是指進位制中用以乘每個數位而得有效值的數;如十進位數的底數為 10,而二進位數的底數為 2。底數(數基)屬於記數系統所使用的一種數字表示符號。
在進位制系統中,若要表示一個數字的底數和值,會用(x)y表示,x是每一位數字組合成的字符串,y是底數,十進制是最常用的,因此會省略底數以及字符串前後的括號。例如(100)10也可以表示為100(後者省略其進制),表示一百,而(100)2(底數為2,是二進制)表示數字4[4]。
進位制和底數
以13進制的系統為例,398表示的數字是(十進制下的)3 × 132 + 9 × 131 + 8 × 130 = 632。
若是在b進制(b > 1)下,各位數數字是d1 … dn的數,其值為 d1bn−1 + d2bn−2 + … + dnb0,其中 0 ≤ di < b.[4]。在十進制中,有個位數、十位數、百位數……等,而在b進制中,有個位數、b1位數、b2位數……等[5]。
常用的進制系統有:
底數 | 名稱 | 描述 |
---|---|---|
2 | 二進制 | 是絕大多數電子計算機中使用的進制。二個數字分別是"0"和"1",可以以用開關關閉或開啟來表示。大部份的電子計數器都使用二進制。 |
8 | 八進制 | 有時會在運算時使用。八個數字分別是"0"–"7",表示三個位元(23)。 |
10 | 十進制 | 全世界最常使用的進制系統,一般運算也是用十進制來表示。十個數字分別是"0"–"9"。用在大部份的機械計數器上。 |
12 | 十二進制 | 因為底數可以被2、3、4和6整除,有些情形上使用很方便。傳統上有些數量用打或籮表示的,即使用了十二進制。 |
16 | 十六進制 | 十六進制可以用比較簡潔的方式表示二進制(十六進制的一個數字代表二進制的四個位元),常用在電腦中。十個數字分別是"0"–"9",以及"A"–"F"(或"a"–"f") 而且可以表示顏色。 |
20 | 二十進制 | 有些文化傳統上會使用二十進制,有些文化在計數時仍會用到,有些會用score表示20。 |
60 | 六十進制 | 源起於古蘇美爾,後來傳到巴比倫尼亞[6]。現今表示角度的度分秒系統,以及表示時間的時分秒系統都有使用六十進制。 |
二進制的數字可以輕鬆的轉換為八進制和十六進制的數字,而且數字長度較短。十六進制的一個數字表示二進制的四位數字。例如十六進制的7816,在二進制下是11110002。而八進制的一個數字也可以表示二進制的三位數字。
正整數在特定進制下的表示法是唯一的。令b大於一的正整數,則每一個正整數a都可以以以下形式表示,而且不會和其他的正整數重覆:
其中m是非負整數,r是整數,使得
- 0 < rm < b and 0 ≤ ri < b for i = 0, 1, ... , m − 1.[7]
底數多半是自然數,不過也有一些進制的底數不是整數,例如黃金進制(底數是非整數的代數數[8])、負底數(底數為負)[9]。 負底數可以在不使用負號的情形下表示負數。例如,若b = −10,則該進制下的19對應十進制下的1 × (−10)1 + 9 × (−10)0 = −1。
廣義的底數
底數亦可以解釋為進位制系統進位的時機,當底數為b時,則該進制每逢b則進位一次。例如十進制底數為10,故數字每逢十就進位一次,也就是說9的下一個數將會進位到十位數,又例如八進制底數為8,故7的下一個數則逢8,進位成10(8)。
此定義可以將底數推廣到非整數進制中,例如黃金進制底數為黃金比例,故黃金比例這個數在黃金進制中表達為10,因為已「逢黃金比例」因此進位到第二位數。
相關條目
- 底數 (指數)
- 混合底數進制
- 多項式
- 底數經濟度
- 基數排序
- 非標準進位制記數系統
註解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