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斯奇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布拉斯奇宮(意大利語:Palazzo Braschi)是羅馬一座大型新古典主義建築,介於納沃納廣場、鮮花廣場、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大街和帕斯奎諾廣場之間。目前設有羅馬博物館(Museo di Roma)。
布拉斯奇宮由教宗庇護六世的侄子布拉斯奇公爵興建,由Cosimo Morelli設計。1790年布拉斯奇得到庇護六世的資助,購買了這塊土地[1]。布拉斯奇拆除了16世紀的府邸[2]。建築工程於1798年2月,拿破崙佔領羅馬期間暫停,直到1802年。法國沒收了此處新近收購的的文物。1809年,拿破崙宣佈羅馬為帝國城市,市長路易公爵搬進了宮殿。
1816年他去世時,宮殿尚未完成,但家族的資金已經枯竭。1871年,布拉斯奇的繼承人將其出售給意大利國家。在意大利法西斯時期,它被用來作為貝尼托·墨索里尼的政治總部——國家法西斯黨的中央黨部。戰後,它安置了300個難民家庭,許多室內壁畫因保暖取火而嚴重受損。1949年,宮殿交給政府,1952年進行全面修復,改設博物館。
主入口位於聖龐大良街(Via San Pantaleo,介於納沃納廣場和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大街之間)。主入口內的橢圓形大廳俯瞰街道,通向巨大的樓梯,有十八根紅色花崗岩石柱,來自古羅馬皇帝卡里古拉建在台伯河河岸的拱廊。
建築師Giuseppe Valadier設計了「貴族層」(二樓)的小聖堂。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