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市中區,舊區名。1955年由重慶市第一區改置。在今重慶市區中部。1995年3月與沙坪垻區部分區域合併,改置為重慶市渝中區[2]。曾為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軍政委員會、西南行政委員會、西南軍區駐地,並一直是重慶市黨政機構駐地[3]。區人民政府駐和平路西段原五福街南側。 快速預覽 市中區, 國家 ...市中區市轄區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隸屬行政區四川省重慶市設立1955年撤銷1995年政府駐地和平路下級行政區11時區北京時間(UTC+8)電話區號811車輛號牌川B行政區劃代碼510202毗鄰江北區、南岸區、沙坪垻區各項數據均為1995年撤區前統計數據關閉 區劃沿革 1950年6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將原重慶市第一區至第七區命名為第一區(原第一區至第八區均位於今渝中區境內)。 1955年11月,第一區更名為市中區,下轄37個街道辦事處。 1965年調整為下轄21個街道辦事處:七星崗、朝天門、望龍門、儲奇門、千廝門、臨江門、南紀門、大陽溝、大溪溝、較場口、兩路口、王家坡、石板坡、捍衛路、民生路、李子壩、菜園壩、解放碑、上清寺、西三街、張家花園。 1987年5月再次進行調整:李子壩街道併入上清寺街道、西三街街道併入望龍門街道、捍衛路街道併入七星崗街道、千廝門街道併入朝天門街道、臨江門街道與大陽溝街道併入解放碑街道、石板坡街道併入菜園壩街道、民生路街道併入較場口街道、張家花園街道併入大溪溝街道、儲奇門街道併入南紀門街道。調整後共轄11個街道辦事處:七星崗、較場口、解放碑、朝天門、望龍門、南紀門、菜園壩、兩路口、王家坡、上清寺、大溪溝。[4] 199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重慶市市中區,設立重慶市渝中區,轄原市中區所轄11個街道辦事處和原屬沙坪垻區的大坪、化龍橋2個街道辦事處。[5] 參見 渝中區 沙坪垻區 註釋 ↑今渝中區為500103 參考資料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截止1993年12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8-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8). [2]國務院1994年12月17日批覆 國函〔1994〕138號 [3]历史沿革. 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政府. [2018-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3). [4]重慶市中區文史資料 第二輯 [5]渝中区历史沿革_行政区划网(区划地名网). www.xzqh.org. [2018-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8).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