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Sign in
AI tools
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部
文章
字典
引用
地图
巻雲 (夕雲型駆逐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ound in articles
艦隊Collection
雲
號驅逐艦(日语:薄
雲
(吹雪
型
駆逐
艦
))、伊47號潛水
艦
(日语:伊号第四十七潜水
艦
)和松號驅逐艦(日语:松 (松
型
駆逐
艦
))。同時也可在前段作戰通過打撈獲得迅鯨號潛水母艦(日语:迅鯨 (潜水母艦))和第四号海防
艦
(日语:第四号海防
艦
)。在突破後段作戰的三張地圖後可分別獲得美国海军南达科他级战列
舰
夕雲型驅逐艦
夕
云
级驱逐
舰
(日语:
夕雲
型
駆逐
艦
,平假名:ゆうぐもかたくちくかん)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驱逐
舰
。为陽炎
型
驅逐艦的改良版。官方文件上与阳炎
型
分类相同,为“甲
型
”。 日本海军于1939年(昭和14年)第四次海军军备补充计划,追加计划建造5艘阳炎级驱逐
舰
。同时对阳炎级的航速不甚满意,决定生产13艘改良
型
雪風號驅逐艦
型
8號
艦
。戰後被當作賠償
艦
交給中華民國海軍並命名為丹陽號。 该
艦
是在眾多投入到太平洋戰爭的大日本帝國海軍(包括朝潮
型
驅逐艦、陽炎
型
驅逐艦及其改良
型
的
夕雲
型
驅逐艦,以及島風共50艘新銳的艦隊
型
驅逐艦)之中,唯一1艘從戰前即已成軍並殘存至終戰的甲
型
驅逐艦(乙
型
朝潮型驅逐艦
朝潮
型
驅逐艦(日文:朝潮
型
駆逐
艦
/あさしおかたくちくかん,英文:Asashio class destroyer),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驅逐艦
艦
級,是大型化量產
型
驅逐艦的基礎。朝潮
型
共有10艘同
型
艦
。 朝潮
型
為1934年第二次補充計劃中規劃的10艘大型驱逐
舰
。基於裁军条约限制建造的中型驱逐
舰
(初春
型
松型驱逐舰
松
型
驅逐艦(平假名:まつがたくちくかん)(官方文件中称为丁
型
驅逐艦)是太平洋战争中大日本帝国海軍从1944年(昭和19年)起建造的战时量产
型
驱逐
舰
,被分類為一等驅逐艦。它和第一代神風
型
驅逐艦(日语:神風
型
駆逐
艦
(初代))并列成为日本海軍建造量最多(32隻)和建造天数最少(約5个月)的驱逐
舰
。也是帝国海军的最后一种量产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