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逸(?—496年),原名景雋魏孝文帝元宏賜名,改字景雋[1]博陵郡安平縣(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人,出自博陵崔氏的博陵第二房,北魏武邑郡太守、平東將軍、定州刺史、饒陽恭侯崔辯的長子,北魏官員。

生平

崔逸耿直嚴正有高尚的風操,喜好古代的事物涉獵廣泛,以通曉經學、品德端正而被徵召為中書博士,歷任侍御史主文中散太和十六年(492年),崔逸受到魏孝文帝的命令接待齊武帝蕭賾的使者蕭琛范雲,魏孝文帝給他賜名為。崔逸後擔任員外散騎侍郎,與著作郎韓顯宗[2]參酌商定朝廷的禮儀[3][4],非常受魏孝文帝的賞識。太和十八年十一月甲申(494年12月26日),魏孝文帝經過比干墓,親自為比干撰寫弔文,崔逸也作為82名隨祭官之一跟隨參與了這次巡視,當時的題名為「員外散騎侍郎、臣博陵郡崔逸」,在所有82名隨祭官中排在第70位[5]。崔逸後升任國子博士。每次有朝廷之事,崔逸常常被魏孝文帝下詔單獨進宮。北魏的國子博士特旨召見,就是從崔逸開始。崔逸後轉任通直散騎常侍廷尉少卿太和二十年(496年),崔逸去世[6][7],朝廷哀傷惋惜,贈予他原本的官職通直散騎常侍、廷尉少卿[8][9]

其他

太和十九年(495年)十一月己卯,魏孝文帝說:「我們的國家常常用擊鼓的聲音召集眾人。《周易》說夏至、秋至這兩天,商旅不出門,君王不視察諸侯,以符合陰陽動靜的意義。現在如果照舊鳴鼓召集眾人,不是違背了這種息鼓的規定嗎?」員外郎崔逸說:「臣檢視《周禮》,祭祀之日,擊鼓鳴鑼,八方齊奏,仍然不妨礙陰陽。所以私下認為以鼓聲召集眾人,無妨古義。」[10]

家族

祖父母

父母

兄弟姐妹

  • 崔賓媛,嫁北魏南趙郡太守李叔胤[1]
  • 崔模,北魏太尉府從事中郎、定州大中正[1]
  • 崔楷,北魏尚書左丞[1]
  • 崔蘭賓,嫁北魏高陽王諮議參軍范陽盧洪[1]
  • 崔叔蘭,嫁北魏尚書、車騎大將軍、瀛洲刺史河間邢巒[1]
  • 崔芷蘭,嫁李叔胤堂弟北魏武衛將軍、給事黃門侍郎、趙郡內史李馮[1]

夫人

子女

  • 崔徽華,嫁北魏建威將軍、尚書右主客郎中、忠孝惠侯李翼[6]
  • 崔巨倫,北魏代理西兗州刺史、光祿大夫、漁陽縣開國男

通婚關係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