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宋康王(?—前286年),或稱宋王偃,又稱宋獻王(《荀子·王霸篇》),宋國第三十五任國君,名偃,史記記載為宋剔成君之弟,一作剔成君之子[1],後人傳說宋康王儀表堂堂,「面有神光,力能屈伸鐵鈎」[2]。
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前329年)戴偃起兵攻擊剔成君。剔成君逃至齊國,戴偃即位。戴偃在第十一年(前318年)時,自立為王。史記稱「東伐齊,取五城。南敗楚,拓地三百餘里,西敗魏軍,取二城,滅滕(山東省滕州市),有其地。」[3]號稱「五千乘之勁宋」。
前286年,宋國發生內亂(太子出走)[6],齊將韓聶舉兵攻宋,秦昭王聞訊大怒,但被蘇代勸阻沒有干涉,最終齊滅宋。宋王偃出亡,死在魏國的溫邑(今河南省溫縣)。
宋王偃的形象主要由侵略滅亡宋國的齊國和楚國史官所單方面宣傳醜化,如窮兵黷武、暴虐無道,秦漢以後世人不明就裏照章收納,如《戰國策》說他「剖傴之背,鍥朝涉之脛」,故後人稱「桀宋」;再往後又古史累積形成「奪封丘舍人韓憑之妻息露」的故事。《搜神記》載韓憑自殺,息露亦死,死前求合葬而不得,兩座墳墓上忽然各長出一棵小樹,相攀相附結成連理。且部分學者認為宋康王並非篡位者,而是按照宋國繼承商朝「兄終弟及」的傳統繼位,以「剔成之逐桓侯」,誤以為是「戴偃之逐剔成」。[7][8]
在《孟子·滕文公下》一節里,與其大約處於同一時代的孟子尊稱其為「宋王」[9]。《呂氏春秋·慎大覽》記載了惠盎遊說宋康王的故事[10],惠盎是惠施的近親,錢穆考證認為其曾對宋康王講兼愛寢兵,宋康王遂行仁義,宜其賢施,孟子也曾建議宋國實踐過仁政,其執政應有可觀者。[7][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