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湘(1756年—1826年),字煥襄,號芷灣,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客家人,清代政治人物、詩人 。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4/%E5%AE%8B%E6%B9%98.jpg/320px-%E5%AE%8B%E6%B9%98.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1/%E6%B4%B1%E6%B0%B4%E7%A5%9E%E7%A5%A0-%E5%8C%97%E5%8E%A2%E6%88%BF-%E6%B4%B1%E6%B5%B7%E8%A1%8C_2025-02-09.jpg/640px-%E6%B4%B1%E6%B0%B4%E7%A5%9E%E7%A5%A0-%E5%8C%97%E5%8E%A2%E6%88%BF-%E6%B4%B1%E6%B5%B7%E8%A1%8C_2025-02-09.jpg)
生平
宋湘出身貧寒,受家庭影響勤奮讀書,十七歲即中秀才。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壬子科解元,嘉慶四年(1799年)中進士,入翰林院。嘉慶十八年(1813年)以翰林院編修的身份出任雲南曲靖知府。到任時,正遇秋澇洪災。他立即組織救災搶險,並很快制服了水患。水患平息後,又發展當地經濟,開展紡織業,被譽為「賢吏」。後又被調往廣南永昌大理,以及代理滇西道員等。
成就
宋湘年輕時便在詩及楹聯創作中展露頭角,被稱為「嶺南第一才子」。《清史稿·列傳》中稱「粵詩惟湘為巨」。宋湘是還善書法,曾書刻「豐湖書院」巨匾。他為書院書撰的楹聯「人文古鄒魯 山水小蓬瀛」被收進《中國名匾》一書。
今武漢古琴台猶有宋湘的束竹葉蘸墨書寫《琴台題壁詩》,其詞曰:
噫嘻呼,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傳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無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萬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題詩,吾去矣!
著有《紅杏山房集》、《不易齋集》、《燕台清蹄集》、《豐湖漫集》等詩文集。
![]() | 這是一篇關於清朝人物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