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孫奮(224年~235年間—270年),字子揚,孫權的第五子、生母為仲姬,妃為袁耀之女。三國時東吳皇子,後封齊王及章安侯。
吳大帝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孫奮被立為齊王,居於武昌。同年,吳大帝孫權逝世,太傅諸葛恪掌權,他不希望諸王居住在長江江邊戰略要地,於是要孫奮遷居到豫章。孫奮怒而不肯從命,又數次違反法令。諸葛恪上書勸諫孫奮,希望他有所節制,守法行事,盡忠東吳,以免日後與兄長魯王孫霸一樣遭到殺身之禍。(《諸葛恪勸孫奮書》)孫奮收到諸葛恪的上書後大懼,於是移居到南昌。孫奮又沉迷於遊獵,官員和屬下都苦不堪言。後來諸葛恪被孫峻誅殺,孫奮去到蕪湖,要到建業看朝中事變。傅相謝慈等勸諫孫奮,被孫奮殺害。孫奮因擅殺官吏而被廢為庶人,流放到章安縣。太平三年(公元258年)七月,又被封為章安侯。
吳末帝建衡二年(公元270年),孫皓寵妃左夫人王氏逝世,孫皓十分悲傷,整天都在哭,多個月都沒有出外露面,民間更有傳聞說孫皓已死,於是有人訛稱孫奮或上虞侯孫奉兩人之中將會有一個要被立為皇帝。孫奮生母仲姬的陵墓在豫章,豫章太守張俊對孫奮會被擁立的傳聞半信半疑,為仲姬的陵墓打掃。孫皓知道後,以車裂處決張俊及夷其三族,並誅殺孫奮及他的五個兒子,封國廢除。
仲姬,孫奮生母,葬在豫章,因為豫章太守張俊討好孫奮,打掃仲姬墓,觸怒孫皓,導致張俊及其三族,與孫奮和他五個兒子,全部被殺。
陳壽評曰:「(孫)奮不遵軌度,固取危亡之道也。然奮之誅夷,橫遇飛禍矣。」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