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一种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孤沙錐(台灣作孤田鷸,學名:Gallinago solitaria)為鷸科沙錐屬的鳥類。是一種小型矮壯的涉禽。它分佈於從伊朗東北到南韓和日本的古北界。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尼泊爾。[1]
孤沙錐體重約140.11克,翼長約160.2毫米,嘴峰長約75.9毫米,喙寬度約4.3毫米,喙厚度約6.9毫米,跗蹠長約32.6毫米,尾長約63.5毫米。[2]
這是一種體型大且沉重的鷸,身長約29–31 厘米,擁有矮壯的身體和相對於涉禽而言較短的腿。它的上部、頭部和頸部上都有中等棕色的條紋和白色羽毛邊緣形成的條紋。臉部呈現白色。胸部為薑棕色,腹部為白色,側面有棕色的條紋。棕色和黑色的喙又長又直,且相對纖細。腿和腳的顏色從黃橄欖色到黃棕色不等。雌雄所有的羽色都相似,但雌性的平均體型較大。
有兩個非常相似的亞種。指名亞種G. s. solitaria分佈廣泛。G. s. japonica的繁殖區域尚不明確,但其顏色較紅且上部較少白色,冬季時會出現在日本。
孤沙錐起飛時會發出嘶啞的kensh叫聲,在展示時會發出遙遠可聞的chok-a-chok-a叫聲。
孤沙錐的飛行速度相對較慢且沉重。
孤沙錐主要分佈在東亞山區的不連續地帶,包括俄羅斯東部、哈薩克、吉爾吉斯和蒙古。許多鳥類會在高山地區過冬,或在惡劣天氣下移至山下,但也有部分遷徙,冬季會出現在伊朗東北部、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孟加拉、東中國、南韓、日本和薩哈林。[6]
這種鷸在海拔約2400米至5000米的山區沼澤和河谷繁殖。當不繁殖或遷徙時,通常出現在較低海拔的相似沼澤地和濕地。
孤田鷸在繁殖的濕地,挑選較乾燥地區用乾草築成碟形巢穴。巢隱藏在茂密的草叢或莎草叢中。
這種鳥有一種空中的展示行為,會在高空中盤旋,接着快速俯衝,並在此過程中發出由改良外尾羽震動而產生的「drumming」聲音。
孤沙錐通過將其長喙深深插入泥中尋找無脊椎動物,如昆蟲和蠕蟲,以及種子和植物進行覓食。它相當容易接近,但若感到驚嚇,會伏低身體,並且其隱蔽的羽色在靜止不動時能有效地隱藏在沼澤植被中。當受到驚嚇時,它會在短暫且緩慢的飛行後返回沼澤地。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