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破裂是指在懷孕或分娩過程中子宮肌壁撕裂[3]。典型症狀包括疼痛加劇、陰道流血或子宮收縮改變,但患者並非一定就會有這些症狀[1] [2]。可能導致母親或嬰兒殘疾或死亡[1] [3]。
危險因子包括剖腹產後陰道生產、其他子宮疤痕、難產、引產、創傷和使用可卡因[1] [4]。雖然典型的破裂常發生在分娩過程中,但偶爾也可能發生在懷孕早期[3] [1]。分娩過程中胎兒心率快速下降,就需將這診斷列入鑑別[1] [4]。子宮傷口裂開是一種較不嚴重的疾病,僅是舊傷疤發生不完全分離[1]。
治療包括快速手術止血和分娩[1]。可能需要進行子宮切除術來控制出血[1]。需要輸血來補充失血[1]。一般建議有子宮破裂病史的女性在後續懷孕時採取剖腹產[6]。
過去以傳統方法進行過一次剖腹產的孕婦,進行陰道分娩時的子宮破裂發生率約為 0.9%[1]。曾有多次剖腹產或或接受非典型方式剖腹產產的,之後破裂的發生率較高[1]。對於那些有子宮疤痕的女性來說,陰道分娩時發生破裂的風險約為每 12,000 人中有 1 人[1]。嬰兒死亡的風險約為 6%[1]。發展中國家的發生率較高,且結果也較糟[7] [3]。
參見
- 子宮穿孔
參考文獻
外部連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