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代天宮高雄代天宮,俗稱哈瑪星代天宮、哈瑪星代天府、哈瑪星大廟,是一座位於高雄市鼓山區的廟宇,前身為日治時期高雄街役場所在地。廟宇建築雄偉莊嚴,內部雕梁畫棟,是由名匠陳玉峰、陳壽彝、潘麗水共同打造。 昔年的代天宮是臺南北門鄉民在高雄的精神寄託,並分靈五府千歲、蠔寮池王、清水祖師等神明。如今該廟不僅是哈瑪星
北港朝天宮天宮內之1775年(乾隆40年)〈重修諸羅縣笨港北港天后宮碑記〉則以1730年(雍正8年)為朝天宮創建之年,時間比前者約晚30年。1730年(雍正8年)則重修廟宇,廟名此刻改稱為「天后宮」。 依同碑記記載,1751年(乾隆16年)朝天宮
行天宮三峽行修宮與北投行忠宮,後奉神意,改稱北投行天宮。 1958年,行天宮開山第一任住持空真子道長過世,並於北投行天宮旁空地,興建崇德堂以奉祀空真道長,當時北投行天宮後殿基礎工程才剛起步。玄空師父應眾師兄弟推舉,榮膺第二任住持,放下事業,全心重新規劃北投行天宮,由原一殿式擴建為三殿式。
山咀協天宮山咀協天宮又稱沙頭角協天宮,是一座位於香港北區沙頭角山咀村的關帝廟,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至1895年),協天宮的名稱源於祭神關帝在明萬曆六年(1578年)獲冊封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而得名,正門石匾「協天宮」三字則出自光緒十六年(1890年)進士梁芝榮的手筆,為香港法定古蹟。 協天宮
朴子配天宮朴子配天宮,是中華民國台灣嘉義縣現存著名且淵源古老的媽祖廟之一。亦存有與明鄭時期及清領時期有關的文化資源與文化資產。目前朴子市鎮發展據口傳訪問與朴子配天宮前身「樸樹宮」靈驗事蹟有關,也因此朴子市被當地暱稱為由媽祖建立的小鎮。配天宮的虎爺神像是全台少數供奉於供桌上的虎爺神像,特殊之處在於神像身穿龍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