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大裂縫(有時也稱為暗縫,很少但偶爾也會稱為暗河)在天文學是肇因於銀河中心的塵埃雲遮蔽(消光),而在從地球的角度來看,在徑向上顯現模糊且黑暗的區域。

Thumb
這張過度曝光的照片顯示了銀河系一半以上的內側部分(包括其中心),黑暗的塵雲天鵝座跨越到半人馬座。就像銀河系中獵戶臂(我們所在的螺旋臂)的所有真實圖像中一樣,大部分都被大裂縫所掩蓋。

在黑暗、晴朗的夜空中,裂縫如同明亮的部分一樣清晰,就像在眼睛或雙筒望遠鏡下的銀河系外緣恆星,顯示出模糊的碟形。裂縫主要位於太陽系(靠近獵戶臂的內緣)和下一個臂(內側的人馬臂)之間。這些雲層形成一個明亮但朦朧的帶狀,在夜空中拱起長達30°,遮蔽了數百萬顆銀河系的恆星,阻礙了我們以可見光的波長觀測。從地球看,在銀河系徑向扇區內的塵雲跨越大約800—1,000秒差距(2,600—3,300光年[1]。估計這些雲含有大約100萬太陽質量等離子和塵埃[2]

性質

對於肉眼來說,大裂縫看起來像一條黑暗的車道,垂直地劃分了銀河系的明亮帶。大裂縫覆蓋了銀河系的三分之一,兩側是眾多恆星的條帶[2]。從星座的天鵝座開始,在那裏它被稱為天鵝座裂縫或北煤袋,大裂縫延伸到天鷹座,再到蛇夫座,在那裏它擴展到人馬座,遮蔽了銀河系中心,基本上延伸到半人馬座才結束。它遮擋的最重要區域之一是天鵝座OB2星協。這個星協是一個年輕恆星的星團,也是地球附近最大的恆星形成區域之一。類似的暗裂縫也可以在許多星系的邊緣中看到,例如仙女座中的NGC 891后髮座NGC 4565(針星系)[3]

人類的觀察

Thumb
印加人設置在大裂縫的"星座"代表。

黑暗區域掩蓋了乾燥大氣(或長時間暴露)中的東西,銀河系大部分的夜天光照明被許多古代文明認可,其中季節性或定期乾燥的氣候是一個常見的特徵。在南美洲,印加給出了一些暗雲和恆星名稱的模式,就像正常的恆星星座一樣,包括一系列的動物,如大羊駝狐狸蟾蜍等,被認為是在"大河"(銀河系)邊喝水,而在河中看到的剪影[4]

古希臘人有時將大裂縫描述為法厄同留下的破壞之路。他試圖引導海利歐斯(太陽神)的戰車穿越天空,但失去控制,而在被宙斯的閃電擊落之前,已經造成了嚴重破壞[5]

現代天文學在18世紀首次開始注意到裂縫,但直到20世紀初,巴納德馬克斯·沃夫才努力解釋它。他們經過仔細的攝影研究後,產生了目前公認的解釋[6]

對此,巴納德說:

Thumb
從智利帕瑞納山頂部的甚大望遠鏡上看到銀河系和大裂縫的景色。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註解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