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渤海武王韓語:발해 무왕渤海武王,?—737年)諱大武藝대무예大武藝),是渤海國第二代君主,在位期間719年至737年。

快速預覽 渤海武王, 統治 ...
渤海武王
渤海國第2任國王
統治719年—737年
前任大祚榮
繼任大欽茂
出生
逝世737年
安葬
珍陵
全名
大武藝
諡號武王
年號仁安
王朝渤海國
父親大祚榮
母親
關閉

生平

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大武藝受唐朝封為桂婁郡王。開元七年(719年),大祚榮去世,大武藝繼位。唐玄宗封其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約其共討奚、契丹。後多次派遣子弟朝唐進貢。在位十八年,先後十餘次遣使朝唐,貢方物,派遣學生至長安學習古今制度,加強與唐關係。

自建年號

大武藝棄唐朝正朔,建元為仁安[1]。不過,在與唐朝交往時仍然用唐朝的開元年號。

疆域擴張

他在任期間,渤海國的疆域擴張東至綏芬河、及今俄羅斯沿海州、南至朝鮮半島大同江、西至松花江流域。史稱其勢益強,「東北諸夷畏臣之」。

大門藝事件、與唐朝衝突

仁安七年(唐開元十四年、726年),黑水靺鞨遣使通唐,唐朝在其地置黑水州,他恐腹背受擊,阻礙黑水靺鞨歸附唐朝,派軍攻打黑水部。他親唐的弟弟大門藝逃至長安。仁安八年(727年),派遣高仁義等二十四人出使日本以遏制新羅,,開闢日本道。仁安九年(728年),日本遣使向渤海答謝。從此渤海國一直與日本維持着很好的外交和商貿關係。仁安十三年(唐開元二十年,732年),大武藝派將軍張文休率領水軍跨渤海灣進攻唐朝登州山東蓬萊),殺害登州刺史韋俊。又派兵騷擾幽州,至馬都山。葛福順唐玄宗之命率兵征討渤海國。733年,新羅奉唐朝之命從南方攻擊渤海,由於大雪,士卒死者過半,無功而還。大武藝十分怨恨大門藝,秘密派刺客在洛陽天津橋南暗殺大門藝,但大門藝沒有死;唐玄宗命令河南府搜捕大武藝派來的刺客,把他們全部殺死。

去世

737年,大武藝去世,諡號武王

家庭

  1. 大門藝[2]

兒女

  1. 大都利行[3]一說大道利行[來源請求]
  2. 大蕃
  3. 大欽茂
  4. 大義信
  5. 大勗進

《桓檀古記》

桓檀古記》稱大武藝被尊為光宗、武皇帝。

註釋及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