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是為中華民國大學入學方案中三大入學考試之一[註 1],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舉辦。為配合108課綱的實施,自111學年度(2022年)起分科測驗取代指定科目考試,且考試科目由10科減為7科。114年(2025年)將加入數學乙考科,增為8項考試科目。[1]
Remove ads
測驗目標
為因應108課綱的主軸「核心素養」,分科測驗之測驗目標的擬定是以108課綱中的「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為依據,分為以下四個方向。[2]
- 測驗考生所具有的學科能力。
- 測驗考生銜接大學教育而所具有的進階學科知能。
- 測驗考生能於不同的情境中整合運用進階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 測驗考生的閱讀理解、圖表判讀、證據運用、邏輯推論、分析評價、表達說明等能力。
測驗內容
分科測驗共有物理、化學、數學甲、生物、 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七個科目(114學年度起將新增數學乙考科,共八個科目),考生可自由選考。成績取消以往指考的百分制,改採級分制。[3]
每年7月中旬。[4]
所有考試科目的測驗時間均為80分鐘[2]。
Remove ads
各考科的題型包括:選擇題型(單選題、多選題)、選填題型、非選擇題型與混合題型。混合題型是指同時包含選擇題、選填題與非選擇題的題型,為題組形式。[5]
特色
新式答題卷採「卷卡合一」設計,將以往分開的答案卡(適用選擇題型、選填題型)與答案卷(適用非選擇題型)合併為一張新式答題卷(A3紙張),且可依命題需要於答題卷中適當納入部分試題內容,設計對應的作答格式。
備註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