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塞浦路斯音節文字(Cypriot syllabary)是鐵器時代的塞浦路斯使用的音節文字,從大約公元前11世紀到前4世紀, 這個變革的發起者是薩拉米斯國王埃瓦戈拉斯。它衍生自塞浦路斯-米諾斯音節文字,而塞浦路斯-米諾斯音節文字又是線形文字A的變體或派生。
塞浦路斯文從右向左水平書寫,詞分隔沒有指示。
塞浦路斯音節文字的結構非常類似於線形文字B。這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起源和底層語言(儘管是不同方言)。[1]塞浦路斯文包括56個符號。[2]每個符號一般表示在口頭語言中的一個音節:比如ka, ke, ki, ko, ku等。因此它被分類為音節書寫系統。[3]由於每個符號都表示一個開音節(CV)而非閉音節(CVC),塞浦路斯音節文字也叫做開音節文字。[2]
-a | -e | -i | -o | -u | |
---|---|---|---|---|---|
𐠀 | 𐠁 | 𐠂 | 𐠃 | 𐠄 | |
w- | 𐠲 | 𐠳 | 𐠴 | 𐠵 | |
z- | 𐠼 | ||||
j- | 𐠅 | 𐠈 | |||
k-, g-, kh- | 𐠊 | 𐠋 | 𐠌 | 𐠍 | 𐠎 |
l- | 𐠏 | 𐠐 | 𐠑 | 𐠒 | 𐠓 |
m- | 𐠔 | 𐠕 | 𐠖 | 𐠗 | 𐠘 |
n- | 𐠙 | 𐠚 | 𐠛 | 𐠜 | 𐠝 |
ks- | 𐠷 | 𐠸 | 𐠿 | ||
p-, b-, ph- | 𐠞 | 𐠟 | 𐠠 | 𐠡 | 𐠢 |
r- | 𐠣 | 𐠤 | 𐠥 | 𐠦 | 𐠧 |
s- | 𐠨 | 𐠩 | 𐠪 | 𐠫 | 𐠬 |
t-, d-, th- | 𐠭 | 𐠮 | 𐠯 | 𐠰 | 𐠱 |
在二者之間的主要區別不在於音節的結構上而是在符號的使用上。在塞浦路斯音節文字中詞尾輔音標記着終止靜默e。例如,詞尾輔音n、s和r使用ne、re和se來記錄。輔音群組使用額外的元音來確立。雙元音比如ae、au、eu和ei完整的拼寫出來。此外,在其他輔音前出現的鼻音完全省略。[1]比較線形文字B 𐀀𐀵𐀫𐀦(a-to-ro-qo)與塞浦路斯音節文字𐠀𐠰𐠦𐠡𐠩(a-to-ro-po-se),它們都是標準ἄνθρωπος(anthrōpos)「human」的書寫形式。其他的次要區別涉及發音方式的表示。在線形文字B中,流音/l/和/r/由一個系列所覆蓋,而對齒音/d/和/t/有兩個獨立的系列。在塞浦路斯音節文字中,/d/和/t/合併了,而/l/和/r/是獨立的。[3]
塞浦路斯音節文字 Cypriot Syllabary[1][2] Unicode Consortium 官方碼表(PDF)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A | B | C | D | E | F | |
U+1080x | 𐠀 | 𐠁 | 𐠂 | 𐠃 | 𐠄 | 𐠅 | 𐠈 | 𐠊 | 𐠋 | 𐠌 | 𐠍 | 𐠎 | 𐠏 | |||
U+1081x | 𐠐 | 𐠑 | 𐠒 | 𐠓 | 𐠔 | 𐠕 | 𐠖 | 𐠗 | 𐠘 | 𐠙 | 𐠚 | 𐠛 | 𐠜 | 𐠝 | 𐠞 | 𐠟 |
U+1082x | 𐠠 | 𐠡 | 𐠢 | 𐠣 | 𐠤 | 𐠥 | 𐠦 | 𐠧 | 𐠨 | 𐠩 | 𐠪 | 𐠫 | 𐠬 | 𐠭 | 𐠮 | 𐠯 |
U+1083x | 𐠰 | 𐠱 | 𐠲 | 𐠳 | 𐠴 | 𐠵 | 𐠷 | 𐠸 | 𐠼 | 𐠿 | ||||||
註釋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