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1][2][註 1](英語:chikungunya[3][4])又譯奇昆古尼亞熱[5]、契昆根亞熱,是一種經病媒蚊傳播,以猴、狒狒和人為動物宿主的急性傳染病,其病原體為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屬的基孔肯雅熱病毒(Alphavirus chikungunya[6],CHIKV),可引起高熱(可呈雙峰熱)、皮疹和多發性關節炎等臨床表現[7]。主要流行於非洲、亞洲的印度、菲律賓等國家[8]。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0年3月18日) |
一般於感染病原體後二至十二天內會出現症狀[8]。其他症狀可能包括頭痛、肌肉痛、關節腫脹及紅疹,還有眼部炎症,噁心以及嘔吐。大部份人的病情在一週後會好轉,偶爾關節疼痛會持續到幾個月。此病的致死率約為千分之一[9],非常年幼、年長或是有其他健康問題的人有引發其他嚴重疾病的風險[7]。
基孔肯雅熱毒會透過二種蚊子傳播:分別是白紋伊蚊及埃及伊蚊[8],牠們主要是在白天出沒尋找獵物叮咬[10]。病毒的自然宿主包括有鳥類及嚙齒目[8]。此病的診斷方式可以藉由檢查血液,看是否有病毒的RNA或是對抗病毒的抗體[8],但其症狀有可能會和登革熱及茲卡熱混淆[8]。一般認為大部分患者經歷一次基孔肯雅熱毒感染後就會免疫[7]。
預防此病的最佳方式是蚊蟲防制,並且避免在流行基孔肯雅熱的地區被蚊子叮咬[9]。減少蚊子接觸水的可能性,並且使用防蚊液或是蚊帳對於防叮可能會有幫助。到2016年為止,沒有基孔肯雅熱的疫苗及特別的治療方式[8]。建議的治療方式包括休息、補充流體、以及用藥物來改善發燒及關節痛的情形[8][7]。
基孔肯雅熱通常出現在非洲及亞洲,但在2000年代也曾經在歐洲及美洲暴發過[8]。在2014年有超過一百萬的此病疑似病例,美國本土的佛羅里達州在同年也曾出現過病患,不過在2016年時美國本土已未出現本地感染的病例[11][12]。此病是在1952年首先在坦桑尼亞發現[8]。Chikungunya是源自Kimakonde語,意思是「痛的將身體彎起來」[8][10][13]。
傳播媒介與症狀
此病於1952年被發現。[14]此病像登革熱一樣由蚊傳播,主要傳播媒介為熱帶及亞熱帶生存的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人類被帶有基孔肯雅熱病毒的蚊子叮咬後,便會患上基孔肯雅熱。患者會持續發高燒、脫水[來源請求]和嚴重出疹。「Chikungunya」源自非洲斯瓦希里語,意指「彎腰」,因病人會關節腫大痛楚,不得不彎腰行走。目前世上還未有防治此症的疫苗或藥,治療以減輕症狀為目的。[14]大多數患者可以完全痊癒,關節痛持續數天至數周後就會消失,但有些人的關節痛或會持續更長時間。此病的嚴重併發症不常見,但老人有可能因此病致死。[14]
87-98%的病例報告有關節疼痛,並且幾乎總是發生在不止一個關節[15],但關節腫脹並不常見。 通常,受影響的關節位於手臂和腿部。如果關節之前曾因關節炎等疾病而受損,則它們更容易受到影響[16],疼痛最常發生在外周關節,例如手腕、腳踝和手腳關節以及一些較大的關節,通常是肩部、肘部和膝蓋。 疼痛也可能發生在肌肉或韌帶中[15]。 在超過一半的情況下,正常活動受到明顯疲勞和疼痛的限制。 不經常地,眼睛的炎症可能以虹膜睫狀體炎或葡萄膜炎的形式發生[16],並且可能發生視網膜病變[17]。 可能會對肝臟造成暫時性損害。
基孔肯雅熱患者偶爾會出現神經系統疾病,最常見的是大腦腫脹或退化、神經元周圍的髓鞘炎症或退化、格林-巴利綜合徵、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新生兒的肌張力障礙和視覺處理問題[18]。在特別罕見的情況下,人們可能會出現行為改變、癲癇發作、小腦或腦膜刺激、動眼神經麻痺或眼部肌肉麻痺。
新生兒容易受到基孔肯雅熱感染的特別嚴重影響。感染的跡象通常始於發燒、皮疹和四肢腫脹。大約一半的新生兒患有可自行消退的輕度病例;另一半患有嚴重的疾病,伴有腦部炎症和癲癇發作。在嚴重的情況下,受影響的新生兒還可能出現出血和血流問題,以及心臟功能問題。
除了新生兒、老年人,以及患有糖尿病、心臟病、肝腎疾病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人,基孔肯雅熱往往更嚴重。每1,000名有症狀的基孔肯雅熱患者中約有1至5人死於該病。
在非洲的大爆發
據香港《明報》報導,法國衛生部長貝特朗表示,留尼旺僅2006年1月已有77人直接或間接死於此病,從2005年3月,先後有15.7萬人感染,佔總人口兩成。貝特朗說:「現時的致命情況前所未見。」他又稱病原蚊子在法國東南部亦有發現,但拒談詳情。
疫情是在2005年12月開始突然迅速擴大。除留尼汪,同樣位於非洲東岸對出的塞舌爾、毛里裘斯、馬達加斯加、科摩羅群島等亦受波及。法屬馬約特島1月底才得56宗個案,目前已激增至1350宗。塞舌爾和留尼汪等均為旅遊勝地;留尼汪是歐洲遊客鍾愛地,亦有少數華人居住。
傳入香港
2006年3月28日,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宣佈錄得一宗由外地傳入的個案。
傳入澳門
2013年5月15日,澳門衛生局宣佈證實一例由外地傳入的病例。
傳入馬來西亞
2006年4月1日,馬來西亞衛生部證實,霹靂州一個漁村雙禮佛新村,基孔肯雅熱已迅速傳開,高達300人受感染。此外,該部門於2008年4月27日證實,自2008年2月起,柔佛州一個小村烏魯槽逾70名村民患上基孔肯雅症。疫情並擴展至鄰近的北干那那、笨珍、峇株巴轄等地區。
此病於2008年年中傳入東甲,隨後擴散至周邊地區。
(資料來源:當地居民口述、ntv7 追蹤檔案)
至2008年9月5日為止,全國共發現1703宗病例,其中以柔佛、馬六甲、霹靂、檳城、砂拉越五個州的疫情最為嚴重。[19]
臺灣現況
臺灣地區2007年境外移入2例、2008年境外移入9例,2009年境外移入9例,2016年境外移入7例[20]。2019年5月高雄市接獲首例境外移入基孔肯雅熱病例,為30多歲男性馬來西亞籍旅客[21]。
2020年1月,第1例境外移入基孔肯雅熱為台南市東區龍山里的30多歲男性,外籍人士;於1月23日至1月29日至馬來西亞旅遊,返台入境時有發燒,機場給予快篩為陰性,回台南診所就醫,1月31日疾病管制署綜合研判陽性。 [23]
參見
- 沃爾巴克氏體
- World mosquito program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