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由某種形式的崩塌引起的地面凹陷或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地陷是具有陡峭的環壁和井狀或桶狀輪廓的深坑,也叫沉洞(英語:sinkhole)、吞口(英語:swallow hole)、動搖洞。
地陷通常出現於有水流經的可溶性岩層(如石灰岩),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裏,就會令雨水變成弱酸性,從土表滲進地下後,土壤生物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進一步增強水的酸性[1],水流過岩層時,會慢慢的侵蝕出小洞。當小洞日漸擴大時,可能會令地表突然塌陷,這類地陷屬於喀斯特地形,在地質學上稱為落水洞(中國大陸)[2]、滲穴(台灣)[3]、岩溶塌陷,即真正的sinkhole。平均深度和直徑超過100米的岩溶塌陷稱為天坑。
有些地陷的成因與岩石的溶解侵蝕無關,不屬於喀斯特地形,因此稱為偽喀斯特地陷或假喀斯特地陷(pseudokarst sinkhole)。此類地陷不宜用落水洞、滲穴、天坑等專指喀斯特地陷的地質學術語稱呼。[4]
滲穴的形成機制可能是因為滲濾水把水溶度較高的基岩(如石灰石)慢慢的溶解侵蝕,又或是因為洞穴屋頂的塌陷,又或是因為水面降低。有時,透過滲穴可以看見底下的洞穴。對於特別大型的滲穴,如:美國馬默斯洞穴國家公園的雪松庫,可能會在滲穴的底部看到地下水從洞的一邊流動到另一邊,形成了伏流現象。
滲穴一般發生於一些位於地下,而且能被大自然的水慢慢溶解的岩石種類,例如:石灰石、碳酸鹽岩或鹽床。當岩石被溶解,就會在地下形成空間或溶洞。若地面環境不變,這些地下空間就能保持完整;但若空間的岩面不足以承托其上的重量,就會突然塌陷,形成滲穴。舉例說:在死海,由於海平面不斷下降,使海水不再流入,流進死海的淡水把鄰近地層的地下鹽溶解,令地面出現一個又一個的沙質滲穴[5]。
滲穴亦可能是因為人類間接做成的,而這些滲穴的形成往往與土地的不適當利用有關。由於發展及建造,令地下水管在市區變得普遍。當地下水管滲漏,其作用就好像從地表滲進地下的雨水。一旦地面環境改變,令地表不能再承受原來設計的重量,就會令沉降發生,形成滲穴。
非喀斯特地陷的成因多種多樣,但都不涉及岩石的溶解侵蝕。比如集中於黃土高原的黃土洞穴常由土壤的物理潛蝕造成。[6]這種地陷同樣可能由下水管道漏水造成,比如2007年危地馬拉地陷。[7]
平均寬度與深度均大於100公尺的滲穴稱為天坑,其底部與發育期的地下河連接。按天坑分級原則,深度和寬度均超過500公尺的為超級天坑,全世界僅有三例,全在中國(重慶小寨天坑、廣西樂業大石圍天坑、廣西巴馬號龍天坑,另外貴州平塘打岱河天坑尚待確認);深度和寬度在300公尺到500公尺之間的為大型天坑,全世界有16例,中國有9例;深度和寬度在100公尺到300公尺之間的為標準天坑。
目前在世界上發現確認的天坑約78個,其中有超過50個在中國。中國的天坑分佈在南方喀斯特地區,絕大多數位於黔南、桂西、渝東的峰叢地貌區域。[來源請求]
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魔鬼研磨漏斗州立地質公園就有一個著名的滲穴[1]。另外,危地馬拉的首都危地馬拉城亦是一個以滲穴著名的城市,因為其地質為沉積火山灰、石灰岩和其它火山碎屑岩構成,類似石灰岩性質。除了在2010年6月出現的滲穴,在2007年2月25日,當地亦曾因為連日大雨加上下水道堵塞破裂而使滲穴形成[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