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偏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地磁偏角

地磁偏角是指地球上任一處的磁北方向和正北方向之間的夾角。當地磁北向實際偏東時,地磁偏角為正,反之為負。

Thumb
地磁偏角

歷史記載

地磁偏角在歷史上最早由中國北宋科學家沈括記錄在著作《夢溪筆談》中:「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1]而西方最早的記錄, 英國愛德蒙·哈雷於1701年,第一位運用科學繪製太平洋大西洋地磁偏角航海圖,提供航海家指南針顯示的北方與實際正北的夾角。[2]

地磁偏角變化

Thumb
1590至1990年磁偏角的變化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地磁偏角一般也不相同。在同一個地方,地磁偏角隨着時間的推移也在不斷變化。發生磁暴時和在磁力異常地區,如磁鐵礦高壓線附近,地磁偏角將會產生急劇變化。

在中國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地磁偏角在-10°~+2°之間。在臺灣則是-4°~-3°左右。

Thumb
2010地磁偏角分佈圖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