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米迦勒金頂修道院

乌克兰基辅修道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圣米迦勒金顶修道院map

聖米迦勒金頂修道院烏克蘭語Михайлівський золотоверхий монастир羅馬化Mykhaylivs'kyi zolotoverkhyi monastyr')是烏克蘭首都基輔的一座修道院,位於聶伯河西岸,聖索非亞大教堂的東北方。這一地點位於一個名為上城的歷史行政區劃。

Quick Facts 聖米迦勒金頂修道院 Михайлівський золотоверхий монастир, 基本資訊 ...
聖米迦勒金頂修道院
Михайлівський золотоверхий монастир
Thumb
基本資訊
烏克蘭正教會
基輔宗主教區
位置烏克蘭基輔
座標50°27′20″N 30°31′22″E
宗教東正教
官方網站www.archangel.kiev.ua
建築詳情
建築師Ivan Hryhorovych-Barskyi
建築類型修道院
建築風格烏克蘭巴洛克
竣工1999年
正立面朝向
地圖
Thumb
Close

聖米迦勒金頂修道院始建於中世紀史維托波克二世·伊賈斯拉維奇建造[1][2],修道院包括大教堂、聖約翰餐廳(建於1713年)、經濟門(Ekonomichna vrata,建於1760年)和鐘樓(建於1716–1719年)。建築的外觀在18世紀重建時改為烏克蘭巴洛克風格,而內部保持了原來的拜占庭建築風格[3]。大教堂在1930年代被蘇聯政府拆除,烏克蘭獨立後得以重建。

歷史

11到19世紀

一些學者不相信伊賈斯拉夫一世·雅羅斯拉維奇大公(教名為德米特里)在基輔上城聖索非亞大教堂附近最早建造了聖德米特里修道院和教堂[1][2]。據記載半個世紀後,他的兒子史維托波克二世·伊賈斯拉維奇建造了一座以自己的主保聖人天使長米迦勒命名的修道院教堂(1108–1113年)。建造教堂的一個原因可能是史維托波克二世新近擊敗了游牧的欽察人,而天使長米迦勒被認為保佑了戰士們和戰鬥的勝利。

Thumb
史維托波克二世在修道院大教堂安放德米特里的鑲嵌畫以頌揚他父親的主保聖人

這座修道院被當做了史維托波克的家庭修道院,其家庭成員正是安葬於此。(同樣,他的競爭對手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則捐助Vydubychi修道院)。這座大教堂的穹頂可能是基輔羅斯第一個鍍金的穹頂[4],隨着時間的推移,修道院的綽號「金色穹頂」或「金色屋頂」變得固定了下來。

1240年蒙古人入侵羅斯時,這座修道院據信被嚴重損毀,蒙古人毀壞了大教堂,移走了它的鍍金穹頂[5]。這座修道院後來陷於荒廢,在後來的兩個半世紀中沒有文獻記載。到1496年,這座修道院得到恢復,名稱從聖德米特里修道院變成了聖米迦勒修道院,得名於史維托波克二世建造的大教堂。[6]這座修道院在16世紀經過了多次重建和擴建,逐漸成為烏克蘭最富裕的修道院之一[2][4]。1620年,Iov Boretsky 使其成為重設的基輔都主教的駐地,在1633年,Isaya Kopynsky 被任命為這座修道院的院長。[7]

在這期間,這座修道院得到了哥薩克酋長們和其他施主的贊助。吸引朝聖者的主要是聖巴巴拉的聖物,據稱是1108年由史維托波克二世·伊賈斯拉維奇的妻子從君士坦丁堡帶到基輔,保存在哥薩克酋長伊萬·馬澤帕捐贈的一個銀質的聖骨匣內[8][9]。雖然在18世紀後期大部分修道院都改為俗用,但是到19世紀和20世紀這裏還住着240名修士。1800年以後,這座修道院成為切爾尼戈夫主教的住所。修道院內設有一所領唱人學校,許多傑出的作曲家,如Kyrylo Stetsenko和Yakiv Yatsynevych都在這所學校任教或學習。

1870年,大約10萬名朝聖者來到聖米迦勒修道院朝拜聖巴巴拉[9]。在1917年俄國革命之前,在聖米迦勒修道院製造和祝福的戒指,稱為聖巴巴拉戒指,在基輔市民中非常流行,常被用作帶來幸運,根據民間的信仰,有時還用來抵禦魔法,並且對防備嚴重疾病和突然死亡有效[9]。這些信念提到了這座修道院沒有受到 1710年到1770年黑死病流行和19世紀霍亂流行的影響的事實。

Thumb
20世紀初的金頂修道院

大教堂和鐘樓的拆除:1934–1936

1930年代上半葉,蘇聯的各種出版物對這座大教堂的年代進行質疑。這些出版物強調,中世紀的建築已經經過了重大的改建,原來的拜占庭式教堂只有極少的部分保存了下來。這一波的質疑導致了修道院被拆除,代之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新建的行政中心(原先在哈爾科夫)。在拆除(1934年6月8日到7月9日)之前,剛剛經歷過大清洗的烏克蘭科學院物質文化研究所[10]的T.M. Movchanivskyi 和 K. Honcharev仔細研究了這座建築。根據他們的調查結果顯示,這座大教堂主要是屬於烏克蘭巴洛克風格,而不是12世紀以前的風格,因此不值得保留,因為它缺乏歷史和藝術價值。這一結論支持蘇聯當局拆除整個修道院的計劃。當地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和建築師同意拆除修道院,儘管不情願。只有一位教授尼古拉·馬卡連科,拒絕簽字同意拆遷行為,他後來死在蘇聯的監獄[1][11]

1934年6月26日,移走12世紀拜占庭鑲嵌畫的工程開始。工程由列寧格勒藝術學院鑲嵌畫系加以實施。專家們被迫在迫在眉睫的拆除之前匆忙地從事工作,因此不能完成全部工程[3]。雖然在從大教堂的牆上移走鑲嵌畫時非常小心,但是不能相信遷移鑲嵌畫完全可靠[12]

留下的鑲嵌畫,面積有45平方米,被分開保存在隱士廬博物館特列季亞科夫畫廊俄羅斯博物館[13]。其餘留下的鑲嵌畫被安放在基輔聖索非亞大教堂的二樓,不向遊客展示。那些留在基輔的鑲嵌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納粹帶到德國。戰爭結束後,它們落入美國手中,後來回到了莫斯科。

1935年春天,這座修道院的金色穹頂遭到拆毀。大教堂的銀質皇家大門,伊凡·馬澤帕的銀質聖骨匣(重2普特)和其他貴重物品出售到國外或簡單地加以摧毀[12]。Hryhoryi的五層聖幛也從大教堂移走(後來摧毀)。聖巴巴拉的聖物被轉移到十一奉獻教堂,該教堂也被拆除後,又在1961年轉移到聖沃洛德梅爾大教堂。

在1936年春天和夏天,大教堂的外殼和鐘樓用矽藻土炸藥炸毀。修道院的經濟門(Ekonomichna Brama)和圍牆也被摧毀。拆除以後,內務人民委員部在遺址上對貴重物品進行了徹底的搜尋[12]

在過去的修道院地基上唯一建成的建築物,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目前用作烏克蘭外交部。準備興建的第二座建築物(首都中心),計劃修建在大教堂的原址上,但是到1938年春天計劃被擱置,因為政府對提交的設計方案感到不滿意。這座建築未能成為現實。

拆除一段時間以後,大教堂的遺址變成了體育運動場地,包括網球排球的球場。聖約翰餐廳則用作更衣室。

保存與重建:1963–2004

1963年8月,這座拆除了巴洛克塔樓的修道院殘存的餐廳被列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建築類名勝古蹟。1973年,基輔市議會在市內劃定了幾處「考古保護區」,其中包括這座修道院周圍區域。但是,被拆除的大教堂遺址被排除在提議的歷史考古公園博物館「古代基輔」之外。

在1970年代,烏克蘭建築師 I. Melnyk, A. Zayika, V. Korol,和工程師 A. Kolyakov 制定了重建聖米迦勒修道院的規劃。但是,這些規劃只有到1991年蘇聯垮台之後才得到重視[14]

1991年烏克蘭獲得獨立後,拆毀這座修道院被視為一項罪行,開始有聲音呼籲全面重建這座作為烏克蘭文化遺產重要部分的修道院。1997–1998年,這些規劃得到批准和實施,於是大教堂和鐘樓交還給烏克蘭東正教會基輔教區。這一遺址主要的考古學家Yuriy Ivakin說,重建之前,挖掘遺址時,找到了超過260件有價值的古代史前器物。此外,古代大教堂仍完好無損的一部分,今天成為大教堂地下室的一部分。 [15]

得到了基輔當局的支持,建築師-修補者 Y. Lositskiy 等人重建了石牆的西部。接下來重建的是鐘樓,這時成為一個瞭望台。原來的奏樂套鐘被新的電子樂鍾取代,一套樂鍾總計共有40個[16],播放烏克蘭著名作曲家的旋律[17]。這座大教堂最後重建和裝飾了一套木製巴洛克肖像,是過去的鑲嵌畫和壁畫的複製品,以及烏克蘭藝術家的新作品[1]

重建的聖米迦勒金頂修道院於1999年5月30日正式開放。但是內部裝飾、鑲嵌畫和壁畫直到2000年5月28日才完成。2001年,祝聖了附屬的聖巴巴拉禮拜堂和聖嘉芙蓮禮拜堂。在此後的四年中,經過烏克蘭和俄羅斯政府之間歷時數年乏味的討論,來自原來這座大教堂的29幅鑲嵌畫中的18幅鑲嵌畫以及其他藝術品從莫斯科回到了這裏[2]。不過,到2006年末,這座修道院其餘的壁畫也從聖彼得堡隱士廬博物館回到了基輔[18]。它們得到特別保護,由市政當局而不是教會團體所有。

建築

Thumb
聖米迦勒金頂大教堂

聖米迦勒金頂修道院的宗教建築吸收了拜占庭巴洛克時期流行的各種建築風格的元素。聖米迦勒金頂大教堂是這座修道院的主要教堂,根據史維托波克二世·伊賈斯拉維奇的命令,興建於1108–1113年。這座大教堂是聖德米特里修道院三座教堂中最大的一座。

古代的大教堂模仿了基輔洞穴修道院的聖母升天大教堂。它使用了基輔羅斯時代盛行的希臘十字平面、六根柱子,和三個後殿半圓頂。一座小型教堂,可能是洗禮堂,毗鄰大教堂的南部。還有一座帶有樓梯的塔樓通往唱經樓;它包含在前廳的北部,而沒有從主體部分突出,這在當時非常常見。看起來這座大教堂只有一個穹頂,實際上還有兩個較小的穹頂隱藏在塔樓和洗禮池下面。內部裝飾過分的豐富,佈滿閃光的高品質鑲嵌畫,是基輔羅斯最好的[19]

這座中世紀教堂在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改建為烏克蘭巴洛克風格,這座大教堂得到了擴建,和戲劇性的翻建。到1746年,它有了新的巴洛克外觀,而內部則保持了原來的拜占庭風格。原來唯一的穹頂上,又增加了6個穹頂,而對牆壁增加的壓力則通過興建扶壁來加以抵消[1]。留下的中世紀圍牆,覆蓋了一層石灰岩或扁磚,再用灰泥覆蓋。Ivan Hryhorovych-Barskyi則負責四周的窗戶和灰泥裝飾。

在教堂內部,有錯綜複雜的五層聖障,捐獻者是哥薩克酋長帕夫洛·斯特洛帕德斯基,製作者是來自切爾尼戈夫的Hryhoryi Petriv,安裝於1718年。在18世紀和19世紀,內牆上幾乎所有原來的拜占庭鑲嵌畫和壁畫都被覆蓋。19世紀末,對於一些未被覆蓋的鑲嵌畫和壁畫進行了修復工作。但是,沒有對牆進行重要和認真的研究,因此有可能中世紀的壁畫或鑲嵌畫還保存在後來的石膏外套下面。

這座修道院的餐廳是一座長方形磚砌建築,內設修士的食堂和廚房、儲藏室。其東側毗鄰聖約翰教堂。外部被壁柱分為數段,顯露出周圍的窗子,使人想起傳統的莫斯科建築。這座餐廳修建於1713年,以取代過去的木構建築。其內部曾在1827年到1837年進行了大修,在1976–1981年又進行了修復工作。這座修道院的鐘樓為三層,修建於1716–1720年,頂部是一個梨形的穹頂。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