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源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聖源寺、神都 | |
---|---|
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大理市喜洲鎮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清 |
編號 | 6-5 |
認定時間 | 2016年9月20日 |
聖源寺,古稱聖元寺,位於雲南省大理州大理市喜洲鎮慶洞村。始建於南詔,聖源寺觀音閣是大理地區年代較早的木構建築。聖源寺是大理地區一處重要的佛教建築,與神都本主廟相鄰,是白族傳統節日繞三靈的中心場所[1]。
歷史
據聖源寺內多通碑刻記載,寺始建於南詔(或說隋末),有殿閣庵堂數十所,後毀,大理國高順貞重建。元、明多次修繕。明末被山洪沖毀,僅存鐘樓。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重建,改坐北向南為坐西向東,並將鐘樓與寺分隔開,改鐘樓為觀音閣。同治十一年(1872年),聖源寺被杜文秀起義軍燒毀。光緒八年(1882年)重修,民國七年(1918年)、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又先後進行修繕,1992年對觀音閣揭頂維修,2000年對大殿揭頂維修,2010年大理市人民政府撥款15萬元對觀音閣進行搶救性維修。[2][3][4][5][6][7]
1985年,「聖元寺、觀音閣、神都」被公佈為第一批大理市文物保護單位[8];1987年,聖源寺觀音閣被公佈為第三批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2016年,「聖源寺、神都」被公佈為第六批大理州文物保護單位[9]。
建築
聖源寺坐西向東,現存大門、南北廂房、大殿,佔地面積1,292.2平方米,均為清光緒年間建築[10][11]。聖源寺呈四合院式佈局,除大殿外的三面建築為帶廊廈的2層房屋,均是白族傳統民居的樣式[12]。大殿五開間,面闊22米,進深14米,單檐歇山頂,明間為抬梁式結構,次間及兩山樑架為穿斗式[2][11][13]。大殿的14扇格子門上原有康熙年間雕刻的《白國因由》和觀音十八化內容的圖案和文字,「文革」期間遭鏟毀,現已模糊不清[2][13]。大殿前廊天花板上繪有佛教故事彩畫,保存完好[12]。
觀音閣位於大殿南15米處,原為聖源寺之鐘樓,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改祀觀音,故稱觀音閣,並於聖源寺院落分割開來[2][13]。觀音閣坐西向東,佔地面積600平方米,閣高8.5米,2層,上層三開間,下層五開間,面闊12.6米,進深9.14米,高約9米,重檐歇山頂,通穿斗式木結構建築[2][13][4]。檐下所用斗拱粗大,素面無紋飾[4]。迴廊前牆封閉,有磚雕。觀音閣具體建造年代不詳,從建築分析應為元[6]或明[14]遺構。閣內供奉的「建國聖源觀音」像,為銀眉長髯的男性觀音,俗稱「觀音老爹」[15]。閣北廊原有明景泰元年(1450年)立的一通石碑,碑陽為《聖元西山記》,楊安道書;背陰為著名的僰文碑《山花碑》,楊黼作,楊安道書,該碑現移存大理市博物館[13][11]。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