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危機組織
非營利的和平組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際危機組織 (英語: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縮寫:ICG) 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及非政府組織 。其任務是致力於防止戰爭爆發、促進危機的預防與管理並協助政府制定政策,以建設一個更加和平的世界。[3]
![]() |
歷史
1995年世界銀行副總裁馬克·馬洛赫·布朗,與前外交官艾莫惠(前美國駐中華民國台北大使館領事[4]、駐香港總領事館政治官)、弗雷德於紐約市立大學成立了此組織,當時是為了解決1995年的車臣衝突。其目的是建立一個機構,完全獨立於任何政府,以協助各國政府,政府間機構和廣大國際社會在預防致命的衝突。
組織和宗旨
國際危機組織致力於創造一個更加安全的世界,使所有人免受戰爭威脅、得到保護,並追求更充實和繁榮的生活。
組織的使命是防止或結束全球範圍內的致命衝突,並將其破壞降至最低。
在該組織 2023 年發佈的組織介紹《Introduction to Crisis Group》[5]中提到:
"在戰爭迫在眉睫時,我們會發出警報;在戰爭爆發時,我們致力於制止;在戰爭持續時,我們尋求減輕其造成的痛苦。"
該組織認為,和平不僅僅是戰爭的結束。持久和平的基石包括更具包容性的政治體系、穩定提供基本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以及維護人權和法治的代表性和問責制機構。
組織的核心目標是通過分析和建議,促使政策制定者採取行動,為和平服務。為達成此目標,國際危機組織在衝突地區進行獨立研究,努力與各方對話,並向有能力改變現狀的人士提供專業建議和政策方案。
現任成員
截至2024年5月,國際危機組織董事會有 49 名成員。
Giustra 基金會暨 Acceso 創辦人 Frank Giustra 於 2020 年成為聯合主席。阿根廷前外交部長、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室主任 Susana Malcorra 於 2021 年加入擔任聯合主席。
其總裁兼首席執行官2021年12月以來為 Comfort Ekhuase Ero 博士。
資金
國際危機組織資金來自各國政府、慈善基金會、公司和個人捐助者。 截至2023年6月30日財政年度,有 39% 的資金來自 23 個不同的政府及國際組織,而34%來自15個慈善團體,以及 21% 來自個人和私人基金會。[6]
辦公室配置
國際危機組織總部設在布魯塞爾,而宣傳辦公室設在 華盛頓特區 (其法定宣傳辦公室位置), 紐約, 倫敦 及莫斯科. 該組織目前擁有17外地辦事處 (分為 阿布賈, 阿曼, 比什凱克, 波哥大, 開羅, 可倫坡, 達卡, 杜尚別, 伊斯坦堡, 雅加達, 喀布爾, 加德滿都, 內羅畢, 太子港, 普里什蒂納, 首爾 及 第比利斯), 則分析師工作在超過50個受危機影響的國家和地區的跨越四個大洲。
- 非洲:
安哥拉,
布隆迪,
乍得,
科特迪瓦,
剛果民主共和國,
埃塞俄比亞,
厄立特里亞,
幾內亞,
利比亞,
尼日利亞,
盧旺達,
塞拉利昂,
索馬里,
南非,
蘇丹,
烏干達,
津巴布韋、
南蘇丹
- 亞洲
阿富汗,
孟加拉,
中國大陸,
塞浦路斯,
印度,
印度尼西亞,
哈薩克,
吉爾吉斯,
緬甸,
尼泊爾,
北韓,
巴基斯坦,
菲律賓,
新加坡,
臺灣,
塔吉克,
泰國,
東帝汶,
土庫曼,
斯里蘭卡,
烏茲別克
- 歐洲:
阿爾巴尼亞,
亞美尼亞,
阿塞拜疆,
波黑,
塞浦路斯,
格魯吉亞,
科索沃,
黑山,
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
- 拉丁美洲:
玻利維亞,
哥倫比亞,
厄瓜多爾,
海地,
委內瑞拉
- 中東/北非:
阿爾及利亞,
巴林,
埃及,
伊朗,
伊拉克,
以色列/
巴勒斯坦,
約旦,
黎巴嫩,
摩洛哥,
沙特阿拉伯,
敘利亞
問題的研究
重要成員
- Mike McGovern -- At 2/09, a professor at Yale University and former West Africa director of ICG, being quoted relative to Al Qaeda and Al-Qaeda Organization in the Islamic Maghreb, or A.Q.I.M. [7]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