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簡稱國務院僑辦或國僑辦,是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對外加掛的牌子,為中央統戰部統一領導海外統戰工作,管理僑務行政事務,負責擬訂僑務工作政策和規劃的機構。
機構沿革
1949年10月2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組織法》第8條規定,設立中央人民政府華僑事務委員會。由政務院直接領導,何香凝為主任委員。1954年,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僑事務委員會,簡稱中僑委。文化大革命期間的1969年,中僑委被撤消,僑務工作歸屬外交部。設立的中僑委留守處,由外交部代管,直到1978年1月,成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1]。
2018年機構改革前,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的機構設置是:機關內設機構包括秘書行政司、國外司、文化司、宣傳司 、政策法規司、國內司、經濟科技司、機關黨委(人事司); 直屬事業單位包括北京華文學院、《華聲報》(電子版)社、暨南大學、華僑大學、中國新聞社。
201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央統戰部合併並保留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的牌子,不再保留單設的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海外華人華僑社團聯誼等職責劃歸中國僑聯行使。
職責權限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的主要職能是:[2]
- 統一領導海外統戰工作
- 管理僑務行政事務
- 負責擬訂僑務工作政策和規劃
- 調查研究國內外僑情和僑務工作情況
- 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涉僑工作
- 聯繫香港、澳門和海外有關社團及代表人士
- 指導推動涉僑宣傳、文化交流和華文教育工作
機構設置
機構改革後,中央統戰部對外保留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牌子。中央統戰部在僑務工作方面設置下列機構:
- 僑務綜合局(九局)
- 僑務事務局(十局)
歷任主任
- 何香凝(1949年-1954年)
-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