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4分子(O4),也被稱作四聚氧。1924年,吉爾伯特·牛頓·路易斯首先預測了它的存在,以解釋液氧不符合居里定律順磁性物質的磁化率熱力學溫度成反比)的原因。[1]現在看來路易斯的預測並不準確,但不是完全錯誤:計算機模擬表明,雖然液氧中沒有穩定的O4分子,O2分子確實傾向於形成反平行自旋的雙聚體O4[2]1999年,科學家認為固態氧的ε相(壓強大於10GPa下存在)中氧的存在形式為O4[3]然而2006年時,X射線晶體學表明這種被稱作ε氧紅氧的穩定實際上是O
8
[4] 然而,氧4作為一種存在時間很短的化學物質已經能用質譜法檢測到。[5]

快速預覽 氧4, 識別 ...
氧4
識別
CAS號 12596-83-7  checkY
性質
化學式 O4
摩爾質量 64 g·mol−1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關閉

自由分子

理論計算表明可能以亞穩態存在的O4分子有兩種不同的結構:一種是變形的正方形(類似於環丁烷的穩定構象),[6]另一種的形狀像風車,三個氧原子排列在中心氧原子周圍,形成平面正三角形的構型(類似於三氟化硼)。[7][8]過去科學家指出風車形的O4分子可以看作一系列常見離子和分子的等電子體:BO33-CO32-NO3-[9]甚至包括類似的SO3分子。這些看法是上述理論計算的基礎。

理論上亞穩態O4的結構
D2d結構
D3h結構

2001年,意大利羅馬大學的一支團隊進行了中和-再電離質譜實驗,以研究自由O4分子的結構。[5]他們的實驗結構與上述推測的分子結構不符,但他們也認為兩個O2分子之間形成配合物,其中一個氧分子處於基態而另一個處於特定的激發態

參考資料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