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3,7,8-四氯雙苯環對二噁英(英語: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簡稱2,3,7,8-TCDD),簡稱四氯雙苯二噁英,是類二噁英物質中被認為毒性最強的一種[4][5],因此大部分的動物實驗研究皆使用TCDD做為檢測二噁英類化合物毒性的標準,其餘的二噁英類化合物對人類的影響則尚待確認。二噁英類化合物具有脂溶性,因此容易進行生物累積作用。以TCDD為例,對哺乳類動物的研究指出雖然存在致死劑量,但不同物種之間可忍受的劑量差異頗大。
2,3,7,8-四氯雙苯環二噁英 | |
---|---|
IUPAC名 2,3,7,8-Tetrachlorodibenzo[b,e][1,4]-dioxin[1] 2,3,7,8-四氯代雙苯並[b,e][1,4]-二噁環己熳 | |
別名 | 四氯雙苯二噁英 |
識別 | |
縮寫 | 2,3,7,8-TCDD; 2,3,7,8-TCDBD; PCDD-2378 |
CAS編號 | 1746-01-6 |
PubChem | 15625 |
ChemSpider | 14865 |
SMILES |
|
InChI |
|
InChIKey | HGUFODBRKLSHSI-UHFFFAOYAA |
ChEBI | 28119 |
KEGG | C07557 |
性質 | |
化學式 | C12H4Cl4O2 |
摩爾質量 | 321.97 g·mol−1 |
外觀 | 無色至白色晶體[2] |
密度 | 1.8 g cm-3 |
熔點 | 305 °C(578 K) |
溶解性(水) | 0.2 µg/L[3] |
log P | 6.8 |
蒸氣壓 | 1.5 × 10-9 mmHg |
危險性 | |
警示術語 | R:R26/27/28 R45 |
安全術語 | S:S36/37 S62 |
歐盟分類 | T+ |
主要危害 | 致癌、致畸[2] |
NFPA 704 | |
PEL | none[2]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
二噁英是一種細胞毒。以TCDD為例,其進入人體後將誘導δ-氨基乙酰丙酸合酶(Aminolevulinic acid synthetase,ALAS)的產生,此酶為血紅素合成的限速酶。過多的ALAS會破壞細胞組織,並可能表現出類似卟啉症的病徵[6]。二噁英可以誘導淋巴細胞凋亡,抑制殺傷性T細胞(cytotoxic T cell,Tc或CTL)的產生並促進免疫抑制因子的高度表達[7],引起免疫系統調節功能障礙。二噁英亦能侵入DNA分子,誘發突變,由此而具有致畸與致癌作用。二噁英在體內不易代謝,可隨排泄物進入環境。
另外,TCDD雖不具有直接的致突變性與基因毒性[8],但是卻可能透過間接的生理途徑而致癌。由於尚未出現人類因二噁英類化合物急性致死的案例,因此推斷人類接觸的二噁英濃度相對來說為較低劑量,但仍有可能經由生物累積而出現慢性症狀。這種情況下,經由動物實驗與臨床病例推論出的TCDD對人類的健康風險主要有: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在《化學、生物戰問題》中將二噁英視為一種潛在的軍用毒劑,部分原因如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