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搖滾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搖滾樂(日語:日本のロック Nihon no Rokku */?),又稱為J-ROCK[1]、邦樂搖滾[2](日語:邦楽ロック Hougaku Rokku */?),是有日本本土特色的搖滾樂。日本搖滾樂初期由1960年代的美系和英系搖滾衍生,產生Group Sounds這一類別,其歌詞幾乎為英文。1970年代早期的民謠搖滾樂團Happy End為首支日語搖滾樂團。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龐克搖滾樂團BOØWY和THE BLUE HEARTS、硬式搖滾/重金屬樂團X JAPAN和B'z進入主流市場,引領了日本搖滾樂的發展[3]。
![]() |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15年12月22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5年12月22日) |
B'z和Mr.Children等樂團為日本暢銷音樂團體之一。1990年代末期,富士搖滾音樂祭等搖滾音樂節開始於各地舉辦,單場參加人數曾逾20萬人,為日本最大的戶外音樂活動[4][5]。2010年代後搖滾樂團數量呈現增長,並出現可愛金屬等類型的搖滾樂。
音樂類型
歌謠Rock
偶像歌謠
民謠搖滾
湘南SurfMusic
FolkMetal
華麗搖滾
- RC SUCCESSION
硬式搖滾
1990年代J-Rock
- LINDBERG
懷舊Rock
琉球風Rock
- THE BOOM
Being系
DigitalRock
小室哲哉在1980後期1990年代中期將電子舞曲發展為日本流行音樂主流,同時亦擔任很多知名歌手的樂曲製作。

Rockabilly
BeatRock
視覺系
視覺系起源,1980年代,日本的地下樂團受到了西方的震懾搖滾(Shock Rock)、華麗搖滾(Glam Rock)、華麗金屬(Glam Metal)歌手及樂團等的影響,開始以誇張、華麗的打扮示人,最終由X Japan在日本掀起風潮。在這之前,日本媒體對於這種以超乎常理的造型包裝的搖滾樂團並無好感,總以帶有蔑視意味的「化妝樂團」來稱呼他們。
龐克搖滾
渋谷系
- 小沢健二
旋律硬蕊
青春龐克搖滾
- GaGaGa SP
- 175R
- FLOW (樂團)
- Sambomaster
- RADWIMPS
- 通心粉鉛筆
- van de shop
斯卡龐克搖滾
- SHAKALABBITS
下北系
- BUMP OF CHICKEN
- Remioromen
- Asian kung-fu generation
- omoinotake
混合搖滾
DanceRock
AnimeRock
新浪潮音樂
後搖滾
- amazarashi
- People In The Box
後硬蕊
EDMRock
另類搖滾
- ONE OK ROCK
- コラジ
- king gnu
- Tooboe
鋼琴搖滾
Screamo
和風Rock
女子搖滾

金屬

X JAPAN是20世紀末在日本組成的男子搖滾/重金屬樂團
Vocaloid搖滾
日本輕搖
▪︎Eve
▪︎綠黃色社會
▪︎木谷龍也
▪︎あたらよ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