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曆(日語:和暦/われき Wareki)是日本傳統曆法,歷史上,日本一直使用華夏曆法,並隨中國中原朝廷改換曆書,曾先後使用劉宋之元嘉曆、唐朝之麟德曆(日本稱「儀鳳曆」)、大衍曆、五紀曆及宣明曆。但在明朝滅亡之後,日本開始使用日本本土編寫的貞享曆、寶曆曆、寬政曆及天保曆。明治維新時的1873年日本政府廢除天保曆改用格里曆,並把各傳統節日的官方日期改為格里曆,但民間占卜、算命和春分上墳仍依照天保曆;同時,雖然明治維新後官方不再使用舊曆,但民間習俗上仍保留從中國傳入的干支紀年,每一年的干支紀年起始以格里曆為準。此外,陰陽合曆中的節氣本來就屬陽曆部分(按照地球公轉位置計算),因此仍舊保留,春分、夏至、秋分都是按照傳統規則計算的法定假日,其西曆日期在不同年份會有數日浮動。
此條目可參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2年7月5日) |
年號紀年
日本自孝德天皇時期開始受唐朝影響,於646年開始使用年號,並開始以年號紀年。至今仍然使用。自明治維新後(1868年為明治元年)採一世一元制,天皇在位期間使用單一年號(如大正、昭和 、平成等)。
傳統節日
傳統節日按農曆計算,但明治維新後改為格里曆的相應日期,按照二十四節氣所定的節日則不受影響。
節句
一些由中國傳入、按照農曆陰曆而定的特定傳統節日在日本叫做「節句」。
按照二十四節氣所定的日本本土節日叫做「雜節」,由於二十四節氣本就是按照地球公轉所定的,因此仍舊按照傳統算法依照節氣定日期。
月份
下列原本是在舊曆(農曆、天保曆)中使用的日本月份之別名,在改制為新曆之後並沒有完全消失,而是轉為引用在新的曆法中。今日在一些有標示節氣、比較傳統風格的日本月曆上,往往還可以看到這些月份的別名存在,或以附註的方式補充在月曆的一角。
參見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