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五代時期後唐開國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唐莊宗李存
923年5月13日在魏州(河北大名府)稱帝,國號唐,史稱後唐。後因義兄李嗣源被軍士擁戴造反,揮軍直取洛陽。宮中指揮使郭從謙為報仇,趁機發動兵變——興教門之變,將存勗殺害。
據《舊五代史》記載,李存勗出生於光啟元年十月二十二日癸亥;《冊府元龜》記載,李存勗生於光啟元年十月癸亥。根據萬年曆排注曆日,光啟元年十月二十二日干支是癸酉,而非癸亥,十月十二日才是癸亥。根據《冊府元龜》記載同光元年至三年的萬壽節(李存勗生日)皆在十月二十二日,因此李存勗的生日就是十月二十二日,史書記載的生日干支有誤。
李存勗是後唐太祖李克用與貞簡皇后曹氏的長子。他自幼擅長騎馬射箭,膽力過人,為李克用所寵愛。少年時隨父作戰,乾寧二年(895年),11歲就與父親討邠州王行瑜,到長安向唐朝朝廷報功,得到唐昭宗的賞賜和誇獎。授檢校司空、隰州刺史,改汾、晉二州刺史。
李存勗成年後狀貌雄偉瑰麗,得習《春秋》,豁達而且通大義,並勇敢善戰,熟知戰略要術。他又喜愛音樂、歌舞、俳優之戲,旁人多有異談。當時,軍閥割據混戰、佔據河東的李克用常被控制河南的朱溫牽制圍困,兵力不足,地盤狹小,非常悲觀。李存勗勸說其父:「朱全忠恃其武力,吞滅四鄰,想篡奪帝位,這是自取滅亡。我們千萬不可灰心喪氣,要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李克用聽後大為高興,重新振作起來,與朱全忠對抗。
唐天祐五年(後梁開平二年、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李存勗於同月襲河東節度使、晉王之位,據於晉陽(今山西太原)。但是當時的兵馬大權歸於其叔父李克寧,軍民之事皆由李克寧決定,權柄既重,令眾人皆攀附李克寧。當辦完喪事後,李存勗與張承業、李存璋設計,要除去勢力龐大的叔父李克寧。同年二月二十日,當諸將於府第時,乃伏兵於府中,置酒大會,李克寧既至,於席間擒下李存顥、李克寧二人,李存勗哭着責備李克寧:「姪兒一開始就打算把軍隊、政權都讓給叔父,叔父不願意背棄我父親的遺命,怎麼現在又把我跟我母親丟給豺狼虎豹?叔父怎麼忍心?」李克寧泣對:「這是讒言啊,我還能說甚麼?」當日,李克寧與李存顥俱伏法。
其後,李存勗認為潞州(今山西上黨)是河東屏障,沒有潞州對河東不利,所以他立即率軍從晉陽出發,直取上黨,乘大霧突襲圍潞州的梁軍,大獲全勝。李存勗的用兵之奇使梁太祖朱溫大驚,他說:「生兒子就要生李存勗一樣的兒子,李克用不會滅亡了啊!至於我的兒子,豬狗之輩而已!」[註 2]
當潞州之圍解決後,河東威振,控制鎮州的王鎔和控制定州的王處直見形勢驟變,也動搖了依附後梁的信心,竟然和李存勗結成聯盟共同對付後梁。後梁為了保護河北之地,不惜一切,出兵再戰,於是雙方在柏鄉又展開了一場血戰。柏鄉之戰中,晉軍有周德威等三千騎兵和鎮州、定州兵;對方梁軍有王景仁率領的禁軍和魏博兵八萬。梁軍守衛柏鄉、以逸待勞,在地形、兵力、裝備幾方面處於優勢;而晉軍是騎兵,機動性和進攻能力大,對梁軍構成威脅。戰役開始,李存勗採用周德威建議,引誘梁兵出城,聚而殲之,晉軍主動後撤。梁軍主將王景仁果然上當,傾巢而出。晉軍抓住機會,以騎兵猛烈突擊梁軍,周德威攻右翼,李嗣源攻左翼,鼓譟而進。這時晉軍李存璋率領的騎兵大隊也趕上,梁軍丟盔棄甲,死傷殆盡。這一仗,使梁軍喪失了對河北的控制權,之後,朱溫一聽晉軍就談虎色變。而李存勗卻進一步安定了河東局勢,他息兵行賞,任用賢才,懲治貪官惡吏,寬刑減賦,一時河東大治。
李克用臨死時,交給李存勗三支箭,囑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討伐劉仁恭,攻克幽州;二是征討契丹,解除北方邊境的威脅;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滅世敵朱溫。他將三支箭供奉在家廟裏,每臨出征就派人取來,放在精製的絲套裏,帶着上陣,打了勝仗,又送回家廟,表示完成了任務。其後李存勗達成李克用遺志,打敗契丹,攻破燕地,並且攻滅劉守光與劉仁恭父子割據的桀燕政權,並且在天祐十二年(915年)攻克魏州,盡有河北之地。連年與後梁軍戰於黃河中下游一帶。後於天祐二十年(923年),在魏州(河北大名縣西)稱帝,因受賜姓李,國號為唐,史稱後唐,領有十三節度使、五十州。十月,攻滅後梁,統一北方,建都洛陽。李存勗還收降了李茂貞建立的岐,並攻滅王建所建立的前蜀。
李存勗以唐朝賜姓為李的合法繼承人身份,打起中興唐朝的旗號,並為唐朝皇帝立廟。又以誅滅唐朝逆臣之名,將後梁宰相敬翔、李振等人滅族,將幫助朱溫篡唐的舊臣11人貶官。
但李存勗到了晚年自認為已經拚命一生,應該好好享樂,遂荒廢朝政。他大修宮殿,疑忌大臣,寵信宦官伶人。任用孔謙為租庸使,峻法剝下,厚斂奉上,賦役繁重,四方饑饉。李存勗自幼喜歡看戲、演戲,常粉墨登場,並自號藝名「李天下」。伶人大受皇帝寵幸,以至於伶人景進干預朝政。士大夫皆氣憤,又不敢出氣。李存勗又派伶人、宦官搶民女入宮,強擄魏博士卒們妻女千餘人,怨聲四起。同光二年,李存勗恢復舊唐宦官的勢力,本來已經消失的監軍又凌駕於藩鎮之上,導致諸將更大的不滿。[1]同光三年(925年),李存勗派遣兒子魏王李繼岌、侍中郭崇韜,攻滅前蜀。但是其後繼岌、崇韜互相猜疑。郭崇韜又得罪宦官,李存勗於是對崇韜起疑,下命孟知祥入蜀,見機行事[2]。翌年,李存勗被宦官的讒言所迷惑,誅殺了朱友謙、李存乂。後唐朝廷人心惶惶。
後唐同光四年(926年),魏博士兵皇甫暉擁趙在禮在鄴城叛亂,是為鄴城之亂,李存勗命李紹榮前往討伐,久不能下,無奈命李嗣源攻鄴城,李嗣源命其女婿石敬瑭同征。兵進魏州時,李嗣源卻被叛軍擁戴,恭迎入城,李嗣源百口莫辯,石敬瑭表示就算不造反也無法免責,李嗣源因而擁兵自立,與魏博的叛軍合兵造反南下。四月,李嗣源佔據汴州(今河南開封),進軍洛邑,先鋒石敬瑭則帶兵逼進汜水關(河南滎陽汜水鎮),李存勗決定親征反擊。
這時擔任指揮使的伶人郭從謙不知李存乂已被莊宗殺死,欲奉李存乂之名作亂,火燒興教門。蕃漢馬步使朱守殷見危不救。李存勗當時僅有符彥卿及王全斌等少數將領效忠他。郭從謙率兵攻入皇城。李存勗被流箭射中。王全斌將其扶至絳霄殿。李存勗失血過多,渴懣求飲,經宦官奉進酪漿,喝完一杯,遽爾殞命。[3]王全斌大慟而去。一名伶人揀丟棄的樂器放在李存勗屍體上,點火焚屍。[4]史稱興教門之變。李嗣源入洛陽殺盡叛臣,葬李存勗屍骨於雍陵,進廟號莊宗,李嗣源在汴州稱帝,是為後唐明宗。
李存勗稱帝即位之前,和後梁血戰十餘年,大小百餘戰,作戰英勇異常。但打了天下,卻不懂得治天下,寵幸伶人,重用宦官,又吝於銀錢,不撫恤士卒,三年後因兵變被殺,失敗之速,亦是罕見。
北宋歐陽修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便是討論李存勗沉溺逸樂、寵信樂官而致亡國的史實,嘆惜李存勗「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復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說明「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歷史規律[註 3] 。
《舊五代史》則稱讚李存勗是「中興之主」,是唐朝的合法繼承者,但語鋒一轉,隨即批評他「忘櫛沐之艱難,徇色禽之荒樂」、「伶人亂政、靳吝貨財、大臣無罪以獲誅、眾口吞聲而避禍」[註 4] 。
朱溫評價李存勗說「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為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生兒子就要生像李存勗這樣的,李克用的大業不會滅亡了!至於說我的兒子,豬狗之輩而已!)[5][6][7]
外曾孫婿宋太祖、張子野、孟隆諗 (後蜀孟玄喆之子)、寇準、韓崇訓、王德用
年份 | 地區 | 作品 | 演員 |
2009年 | 無綫電視 | 《李克用與十三太保》 | 黃浩然 |
2015年 | 中國 | 《大宋傳奇之趙匡胤》 | 印小天 |
2020年 | 中國 | 《狼殿下》 | 石涼 |
年份 | 地區 | 作品 | 演員 |
1970年 | 香港 | 《十三太保》 | 羅威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