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牆,又稱廬州府城牆,位於中國安徽省合肥市城區,始建於隋代,到宋代基本定型,1950年代合肥城牆被拆除,原址建為環城路。環城河尚存,現建為合肥環城公園

Thumb
合肥城牆地圖
Thumb
拱辰門(北門)舊址石碑

歷史

東漢初年,合肥侯鑒鐔在今合肥市西北部建立一座城牆,史稱「漢城」,後衰敗。東漢末,揚州刺史劉馥漢城城牆舊址上,重建了一座新漢城。三國時期,為抵禦孫權進攻,守衛合肥的魏國將軍滿寵在漢城以西另築一座新城(今為合肥三國新城遺址公園)。

唐代時,城牆位置位於今合肥老城南部,稱作金斗城,城牆內面積約為後世的三分之一。宋代,城牆擴展,範圍為今合肥老城區。之後,城牆格局基本不變。[1]

明代初年,俞通海重修城牆,外砌磚石。

1951年8月16日,合肥市協商委員會作出決議,決定拆除城牆。至1953年,城牆基本拆除,原址改為公路。

基本格局

合肥城牆周長約17公里。東面城門有威武門(今大東門)、時雍門(今小東門);南面為南薰門(今南門)、德勝門;西邊為西平門(今大西門)、水西門;北為拱辰門(今北門)。

重建計劃

根據目前的規劃設計,未來將在今環城東路原古城牆位置(長江中路至久留米藝術館之間)恢復部分古城牆,城高依原來的範例設計為8米或略高,底座在原址基礎上適當加寬,外牆為磚石結構,內牆擬修建為仿古建築。兩座城門將被恢復:一是環城東路與今淮河路交口的「威武門」;二是環城東路和壽春路交口的「時雍門」。在久留米美術館南側,復建「鎮淮樓」並設立鐘鼓。[2]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