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館,又名史閣,[1]官署名,始建於北齊。
北齊始置史館,天保四年魏收受詔撰修《魏書》,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乾等參預修撰。[2]唐太宗時,建立史館,有專人編修前代和唐代國史,如《晉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皆編修於史館,例以宰相領銜長官,稱「監修國史」,其他職務包含著作郎、起居郎、起居舍人,另有修撰、直館等若干名,包含宰相以下各部門均須按時送交材料。[3]到宋朝,史館與集賢書院、弘文館合稱「三館」。
《唐六典》卷九《中書省》「史館史官」注云:「後魏並置著作,隸秘書省。北齊因之,代亦謂之史閣,亦謂之史館。史閣、史館之名自此有也。故北齊邢子才作詩酬魏收冬夜直史館是也。」
《魏書·自序》云:「受詔撰魏史,除魏尹,故優以祿力,專在史閣,不知郡事。」《文苑英華》卷一九○、《詩紀》卷一一○載邢劭《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館詩》。原文曰:「年病從衡至,動息不自安。兼豆未能飽,重裘詎解寒?況乃冬之夜,霜氣有餘酸。風音響北,月影度南端。燈光明且滅,華燭新復殘。衰顏依候改,壯志與時闌。體羸不盡帶,發落強扶冠。夜景將欲近,夕息故無寬。忽有清風贈,辭義婉如蘭。先言嘆三友,末言慚一官。麗藻高鄭衛,專學美齊韓。審喻雖有屬,筆削少能刊。高足自無限,積風良可搏。空想青雲易,寧見赤松難。寄語東山道,高駕且盤桓。」
《唐會要》卷六三〈諸司應送史館事例〉載:「祥瑞(禮部每季具錄送),天文祥異(太史每季並所佔候祥驗同報),蕃國朝貢(每使至,鴻臚勘問土地、風俗、衣服、貢獻、道里遠近,並其主名字報),蕃夷入寇及來降(表狀中書錄狀報,露布兵部錄報,軍還日軍將具錄陷破城堡、傷殺吏人、掠房畜產並報),改變音律及新造曲調(太常寺具所由及樂詞報),州縣廢置及孝義旌表(戶部有即報),法令變改、斷獄新議(刑部有即報),有年及飢並水、旱、蟲、霜、風、雹及地震、流水泛溢(戶部及州縣每有即勘其年月日及賑貸存恤同報),諸色封建(司府勘報,襲封者不在報限),京諸司長官及刺史、都督、都護、行軍大總管、副總管除授(並錄製詞,文官吏部送,武官兵部送),刺史、縣令善政異跡(有灼然者,本州錄附考使送),碩學異能、高人逸士、義夫節婦(州縣有此色,不限官品,勘知的實,每年錄附考使送),京諸司長官薨卒(本司責由曆狀跡送),刺史、都督、都護及行軍副大總管已下薨(本州本軍責由歷狀,附便使送),公主、百官定諡(考績錄行狀、諡議同送),諸王來朝(宗正寺勘報)。已上事,並依本條所由,有即勘報史館,修入國史。如史官訪知事由,堪入史者,雖不與前件色同,亦任直牒索,承牒之處,即依狀勘,並限一月內報。」又記「建中元年(780)十一月二十八日史館奏:前件事條,雖標格式,因循不舉,日月已深,伏請申明舊制,各下本司。從之。大曆十四年(779)正月已後,至今年十月已前,所有事蹟,各限敕到一月日報。從此已後,外州縣及諸軍、諸使,每年一度,附考使送納,在京即每季申,便為恆例。敕旨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