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草蜥學名Takydromus formosanus)為正蜥科草蜥屬爬行動物,俗名台灣蛇舅母、舅母蛇、狗母索,是台灣的特有物種。其種加詞formosanus」意為「台灣的」。分佈於台灣本島,常見於次生林林緣草地或草原地區以及活動於草叢或灌叢中。

Quick Facts 台灣草蜥, 科學分類 ...
台灣草蜥
Thumb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目: 有鱗目 Squamata
科: 正蜥科 Lacertidae
屬: 草蜥屬 Takydromus
種:
台灣草蜥 T. formosanus
二名法
Takydromus formosanus
(Boulenger, 1894)[1]
異名

Tachydromus formosanus Boulenger, 1894

Close

分佈

台灣草蜥分佈於台灣的西半部地區(北至苗栗縣南莊南至屏東縣來義),且海拔不超過1500公尺的地區。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中部、台南。

習性

在野外,台灣草蜥在日間有陽光的時候喜歡在草叢、灌叢或是在禾本科植物上穿梭活動,到夜間時,則會停在禾本科植物的葉片上,以細長的尾巴纏繞住葉片休息,在冬季時,則會躲在較為溫暖的地方休息,而不會到葉片上休息,以昆蟲為食。

外型與體態

臺灣草蜥的個體體長最長大約可達5公分,體型極為修長,其尾巴最長可達軀幹體長的3倍之多,且其尾巴有維持平衡和纏繞的功用,因此不會出現像壁虎、守宮科的蜥蜴容易自斷尾巴的現象。台灣草蜥的幼蜥頭部和背部的體色皆呈褐色,成體體側不具噴點狀色塊。具有16列尾鱗。在體色上,雌雄個體不具有顯著的差異。此外,台灣草蜥在台灣有兩個較為相近的亞種,分別為翠斑草蜥和鹿野草蜥,其特徵明顯分別為後兩者體側具有黃色或者是綠色的噴點狀斑!另外,翠斑草蜥分佈於台灣北部一帶,而鹿野草蜥則分佈在台灣東部一帶。[1]

保護

本種於2023年被收錄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