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男性貶抑(英語:misandry),是指對男性的仇恨、貶抑、歧視,男性權利主義者和其他男性主義團體批評現代法律中關於離婚、家庭暴力、徵兵、男性割禮(反對者稱之為男性生殖器割除)以及對男性強暴受害者的治療等方面的規定,認為這些是機構化的男性仇恨現象的例子。
這個名詞有可能會和男性恐懼症(英語:androphobia)混淆,兩者間具有差異。
在台灣,後者被認為多是因過去的心理創傷導致對男性的恐懼,情況類似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在中國大陸則由於近幾十年社會文化不同,故有不同論述。[來源請求]
1967年,基進女性主義者瓦萊麗·索拉納斯自費出版《人渣宣言》(S.C.U.M. Manifesto),主張男性在生物學上具有缺陷,天生具備暴力傾向,需「大規模滅絕男性」。[1][2] 1968年,瓦來麗謀殺安迪·沃荷未遂。[3]
2015年,韓國女性主義網絡社群Megalia發佈貶抑男性的宣傳作為鏡像策略(mirror strategy),即將社會的厭女現象進行性別置換呈現其荒謬,以對抗韓國的厭女症。[4]
英文中的Misandry,也作Misandria,是一個利用希臘語詞源創造的新詞,以對應女性貶抑(英語:Misogyny,希臘語:μισογυνία),其詞根是嫌惡、仇恨(希臘語:μῖσος)和男性(希臘語:ἀνήρ或ἀνδρός)[5]。其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871年的《旁觀者》(The Spectator)雜誌[6],1952年的韋氏詞典收錄了此詞。[7]
厭男主義者則叫做Misandrist。中文在心理學上將其翻譯為厭男症[8]、厭男主義、男性貶抑等。[來源請求]日文中除了假名音譯,也有漢字「男性嫌惡」(日語:男性嫌悪)的用法[9]。
社會學家Allan_G._Johnson認為「厭男」指控是將注意力從女性的遭遇身上轉移,以壓制女性主義者的策略,最終強化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文化。[10] Johnson認為主流社會並沒有提供一套以仇恨男性為主體的意識形態,而人們總是誤將個別男性與具備特權的男性階級混為一談;而鑒於男性享有特權、女性遭到壓抑的現實,任何女性有怨恨或仇恨男性的時刻並不奇怪。[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