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始印歐語(英語:Proto-Indo-European, PIE)是後世語言學家根據現時印歐語系諸語的特色,透過比較語言學的方法而所倒推出來的假想語言。這種假想語言被認為是現時印歐語系諸語的共同祖先,使用這個語言的族群為原始印歐人。雖然原始印歐語沒有得到直接證實,但其基本的發音和辭彙都通過比較法重構了出來。
據估測,原始印歐語應於約前4500年至前2500年間作為單種語言通行。[1]即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根據墳冢假說,印歐語的發源地可能是東歐大草原。對原始印歐語的重構也開闢了研究印歐人文化、宗教的道路。[2]
標準慣例是將未證實的形式用星號標記岀來:*wódr̥(「水」,比較英語的 water)、*ḱwṓ(「狗」,比較英語的 hound)、*tréyes(「三」,陽性,比較今日英語沒有詞性的 three)等。現代印歐語的很多詞都是從這些「原始詞」經過有規律的語音變化發展而來(比如格林定律)。
所有的印歐語都是屈折語,不過很多現代印歐語(包括近代英語),都已經失去了大多數屈折變化。通過比較重建法,有很大可能後期的原始印歐語是屈折語(後綴比前綴多)。然而,經過詞內重建和分析那些重建後看起來最古老詞的各種形態,最近語言學者發現早期原始印歐語很有可能是詞根屈折語,像原始閃米特語一樣。另外早期原始印歐語很有可能是作通型配列混合動靜型配列的語言,類似格魯吉亞語一樣的高加索語言。
其他一些學者認為,高加索語系和印歐語系是最近的近親,尤其是在格魯吉亞和土耳其使用的西北高加索語言。雖然列出一些事實證據,但這種假設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
從17世紀至18世紀末,印歐語系的概念逐漸成型。最早提出這個假設的是荷蘭人 Marcus Zuerius van Boxhorn. 當時的學者發現歐洲的語言雖然跟阿拉伯語、希伯來語有明顯區別,卻和印度的語言很相近。他們設想印度和歐洲的語言源於同一個的原始語。這種原始語隨着年代的變遷,演變成古典語言拉丁語,希臘語,梵語和現代的語言。很多人認為19世紀語言學最顯赫的成績是印歐語的重建。
19世紀初,德國的葆撲是第一個對印歐語進行深入研究的學者,他針對幾個主要語言的名詞和動詞形態進行比較,並且試圖探測原始語的形態,但是他始終沒有提出語音重建的標準。後來湧現了一批出色的學者,他們依次對印歐語的語音演變進行了精確的研究。
用比較法和內部重建只能重建出語言的一部分特徵,主要是語音系統、詞彙和構詞法。最近也有人試圖發現印歐語系古語言在句法和寫詩技巧上的共同點,但是曾未獲得理想的結果。
因為重建形式只是一種假設,不能確定其實際的發音,必須在所有重建形式之前加個*符號,來和實際的語言形式區分開來。 例如,在原始印歐語中,「太陽」被重建成 *sắṷel- 或者 *sāṷol-、 *suṷél-、*sṷel-、*sūl-、等等。
在不同的語言中,這個原始形式演變成許多迥然不同的形式:
通用:
日耳曼語族: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