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47位。 姓氏 厲 《百家姓》第247位 30: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宮 31: 甯仇欒暴 甘鈄厲戎 32: 祖武符劉 景詹束龍 郡望 南陽郡 各地寫法 繁體 厲 簡體 厉 越南國語字 Lệ 讀音 漢語拼音 Lì 台灣 多為威妥瑪拼音 Li 香港 港府粵拼 Lai 澳門 澳門粵拼/葡語影響 Lai 起源 齊厲公的後裔,許多改姓厲氏。[1] 周厲王的後裔,許多改姓厲氏。 厲國被楚國滅亡後,族人改姓厲氏。 「厲」古通「癘」,又作「癩」,指痲瘋病或者嚴重的腫瘤、膿瘡。三國時,孫吳公族的孫秀,投奔晉國。吳主孫皓便下詔,命孫秀族人改姓厲氏。據《三國志·吳志》記載,孫秀後代族人,凡留在江東者,都被改姓厲氏。 孫吳宰相萬彧得罪吳主孫皓,被賜死,全族被流放到廬陵,其中有脫逃者,以「萬字加冠」,改姓厲氏。[2] 唐朝宗室李晉因身為太平公主黨羽,先天政變時,被唐玄宗處死,族人都被改姓厲氏。[3] 註釋Loading content...延伸閱讀Loading content...Loading related searches...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