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南興廟興建於咸豐年間[1]。廟址原位在今宜蘭水利會旁巷弄內,後來清末時與今位於土地銀行的觀音廟、宜蘭公園的土地公廟合併,稱為「三興廟」[2]。
1930年,因為道路拓寬,才移到南興街8號,並改名為現名[2]。當時就座落在老的南館市場邊[3],近中山路與臺灣銀行宜蘭分行[4]。1979年,由於宜蘭市都市計劃,該廟遷移到南館市場頂樓[2]。建於市場靠南面的四樓頂上,可搭乘電梯上去[3]。
祭祀
在1988年記者吳敏顯報導時,臺灣以註生娘娘為主神的只有嘉義縣新港鄉的南壇水月庵、高雄縣橋頭鄉的橋頭註生宮、和屏東縣竹田鄉的永福堂。1976年正逢龍年,這一年台灣的人口出生率高達千分之廿五點九三,宜蘭縣人口出生率高達千分之廿五點一,南興廟當年也香火茂盛,許多如願弄璋弄瓦的男女會帶麻油雞酒、米糕等回到廟裏拜拜叩謝。[5]
廟方從2000年代末開始起舉辦每年2次的祈子儀式[1]。供品包含意味着有好結果的兩顆蘋果、代表照亮光明的一對蠟燭、註生娘娘金、裝有花生、蓮子、栗子、紅棗、龍眼等果實、象徵五子登科的的袋子、嬰兒鞋等等,另外還得準備一束百合花(求男生用白色花朵、求女生則用粉紅色花朵),依序完成過火、 向註生娘娘恭呈疏文等程序[6]。
古物
廟內有光緒十年(1884年)由官員彭達孫所敬獻、寫有「真實不虛」的匾額,為他感謝主祀開漳聖王的宜蘭三清宮開出的藥方治癒了妻子,但為何在南興廟則原因不明。供奉註生娘娘的石香爐則刻有光緒十年的字樣。[7]
圖集
-
南館市場樓頂的南興廟。
-
通往此廟的電梯門口。
-
神像與香爐
-
彭達孫所贈的匾額。
-
門牌為新民里光復路125號5樓之1。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