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姓是中國的姓氏之一,也是中國的少數姓氏之一,人口約三十六萬九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23%左右。在《百家姓》中排第353位。
- 源於上古匡國,屬於以國名為氏。上古時期有一個古匡國,故址在匡山腳下,漢朝時期稱廣濟,即今湖北省黃岡地區的武穴市一帶。從地質學上看,匡山屬於新廬山階山系,因此又稱「匡廬」。到了周武王姬發滅殷商時,古匡國亦被滅亡,故匡侯的王族後裔匡俗兄弟七人遷居於廬山(今江西九江廬山南障山),結廬而居。相傳,匡俗,字子孝,生下來就有神靈,成年後學道,得神仙術,隱居在南障山,結草廬而居。後來周定王姬瑜曾派人去徵召他,使者找了很久,卻只見草廬不見人。後當地人便稱南障山為「匡山」,又叫「廬山」在匡俗兄弟七人的後裔子孫中,多以故國名稱為姓氏,稱匡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廬山匡氏,也是史籍中最早出現的匡氏族人。到了北宋朝初年,因避宋太祖趙匡胤之名諱,遂改「匡山」之名為「太平山」並一直沿用至今,從此「匡山」之稱謂消失。該支匡氏正確讀音作kuāng。
- 源於官位,出自商、周時期官吏巫匡,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巫匡,亦稱巫㑌、巫尩,也就是巫醫,是商、周時期專門治療疑難雜症的巫師。上古時期,在指疑難病症時,「匡」與「尩」同義,古人稱之為:「尩者,疾病之人,其面向天暴之,冀天之哀其病而雨也。」「人固有尩羸而壽考,或作匡。」後加「亻」偏旁稱為「巫㑌」。在巫匡、巫㑌、巫尩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或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巫匡氏、巫㑌氏、巫尩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匡氏、㑌氏、尩氏、巫氏等,世代相傳至今。該支匡氏正確讀音作wāng.
-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初期官吏匡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匡人,是西周初期周武王親自設置的官位,專職掌管「以法匡正諸侯」,隸屬於夏官府司管轄。匡人之下配屬有司匡中士、司匡正史、司匡下士等官吏。在典籍《周禮·夏官》中記載:「匡人,掌達法則。匡邦國而觀其匿,使無敢反側,以聽王命。」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政權亦仿設有相應官職,不過轉隸屬於秋官府司管轄。在匡人、司匡中士、司匡正史、司匡下士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匡人氏、司匡氏,再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匡氏者,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該支匡氏正確讀音作kuāng
-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卝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卝人,亦稱丱人、眻人,是西周時期設置的一種特別行業官稱,專職掌管採礦事務,後世乾脆白稱其為「礦人」,隸屬於地官府司管轄。卝人之職,其實在殷商時期即有,其時稱作「司貨」,到西周時期按其職能改稱為「卝人」,春秋中期改稱為「礦人」。在卝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卝人氏、丱人氏、礦人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卝氏、丱氏、眻氏、礦氏等,再後有取諧音漢字為匡氏者,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該支匡氏最早將讀音作kuàng。
-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初期鄭國匡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春秋初期,鄭國有個邑地稱匡邑,就是今河南省周口市的扶溝縣,其時在當地住民中,多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匡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河南匡氏。該支匡氏正確讀音作kuāng。
-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大夫施孝叔之家臣句須,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魯國大夫施孝叔有個家臣名叫句須,後出任匡邑宰(今河南新鄉長垣西南部,一說今山東濟寧鄒城匡莊),即為匡邑的最高行政長官,史稱其為匡句須。傳到句須的孫子,便以祖父居官地名為姓氏,稱匡氏。到了北宋初年,匡氏族人為避宋太祖趙匡胤之名諱,皆改匡氏為主氏。到了宋政和年間,宋徽宗趙佶認為民間百姓中竟然有「主」氏,甚為不妥,遂又下令所有的主氏皆改為康氏,是為湖南濛衡康氏。北宋王朝滅亡以後,有的康氏族人恢復了祖姓,仍為匡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匡氏源流記載於《湖南衡山濛衡康氏十修族譜》中。今匡氏族人大多尊奉匡句須為得姓始祖,匡句須的「句」字讀音作gōu。該支匡氏正確讀音作kuāng。
-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匡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衛國有個邑地稱匡邑,就是今河南省商丘市的雎縣。其時在當地住民中,多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匡氏,世代相傳至今,亦為河南匡氏。該支匡氏讀正確音作kuāng。
-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塔喇氏,滿語為Tara Hala,漢義「曠野」[來源請求],世居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塔喇氏族人數量龐大,後多冠漢姓為匡氏、白氏、唐氏等,今全國各地皆有分佈。滿族、錫伯族匡氏,讀音皆作ku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