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鬥惡龍II 惡靈的眾神》(日版名:ドラゴンクエストII 悪霊の神々,英文版名:Dragon Quest II: Luminaries of the Legendary Line,官方副標題譯為「惡靈之神」)是由Chunsoft開發,艾尼克斯(現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於1987年在日本FC遊戲機上發行的電子角色扮演遊戲;遊戲是勇者鬥惡龍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北美版由艾尼克斯自行英文化,並於1990年在以「Dragon Warrior II」為題發行[4]。
勇者鬥惡龍II 惡靈的眾神 | |
---|---|
| |
類型 | 角色扮演(RPG) |
平台 | 紅白機、 |
開發商 | Chunsoft |
發行商 | 艾尼克斯 |
總監 | 中村光一 |
設計師 | 堀井雄二 |
美術 | 鳥山明 |
音樂 | 椙山浩一 |
系列 | 勇者鬥惡龍系列 |
模式 | 單人 |
發行日 | 紅白機
|
遊戲故事設定於前作100年以後,並以羅雷西亞王子為主人公,講述了他消滅毀滅蒙布爾克城的邪惡大神官的故事。和主人公一起的冒險的還有兩個兄妹,撒瑪多利亞王子和蒙布爾克公主。遊戲繼承並發展了第一作的遊戲模式,包括擴大的世界地圖[5],出現了乘船航行和用旅之門異地傳送等不同的移動方式。
《勇者鬥惡龍II》在日本獲得了成功,FC版在日本出貨約240萬套,「勇斗現象」的說法由此產生。遊戲之後又在超級任天堂、Game Boy Color、流動電話等多個平台推出了重製版。此外遊戲被改編為遊戲書和小說等。系列第三作《勇者鬥惡龍III 接著邁向傳說》發行於1988年[6]。《勇者鬥惡龍III》是前兩部遊戲的前傳,講述了這兩作主角的祖先——傳說勇者羅德——的故事[7],三部遊戲被合稱為「羅德的傳說三部曲」[6]。
遊戲性
《勇者鬥惡龍II》是一款角色扮演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將控制他的隊員在遊戲世界中移動,並可調查寶箱、和村民談話或交易、裝備武器和防具,以及發動咒文。《勇者鬥惡龍II》允許玩家控制一名以上的角色,這也是首部採用此設定的勇者鬥惡龍遊戲[8]。遊戲引入了夥伴系統,但並不像當時的電腦角色扮演遊戲那樣,在遊戲開始時就讓玩家控制整個隊伍;在遊戲開始時,玩家只能控制一個角色,隨着遊戲的逐步推進,玩家將可以控制更多的隊員[9]。遊戲一共有三名玩家角色,每個角色都有各自的特性[10],主人公羅雷西亞王子是一名不會咒文的純戰士,薩瑪多利亞王子是能力平衡的魔法戰士,蒙布爾克公主是一名魔法師,這些不同能力的角色提高了遊戲的策略性[11]。
在平原、塔、洞窟、海或迷宮中移動時,玩家將會和隨機遇到的敵人作戰[10]。相較於初代《勇者鬥惡龍》一對一的戰鬥模式,本作引入了成組出現的怪物[8]。遊戲的戰鬥為第一人稱回合制,戰鬥每一回合開始前,玩家將通過選單為各個角色下達攻擊、發動咒文、使用道具或是逃跑指令。攻擊命令的目標以組為單位選擇,玩家只能指定角色攻擊某一組敵人,而該角色會隨機攻擊此組敵人中的一個[12]。系列從本作開始加入了中毒等不良狀態的概念[12]。當玩家擊敗全部敵人時,隊伍會得到金錢,而各每個角色都分別得到各自的經驗值,同時隊伍還有一定幾率獲得怪物掉落的道具。經驗值可以提升角色的等級,升級會提升角色們的屬性,還可能讓他們習得新咒文。當隊伍中有角色被擊敗後,便可將其送至教堂復活[12];當全部角色都被擊敗後,遊戲不會結束,隊伍會自動回到最近存檔之處,主人公羅雷西亞王子復活,同時玩家損失手頭一半的金錢。為了取得勝利,玩家必須和怪物戰鬥來提升他們的經驗等級,並使用金錢購買更好的武器和防具。而當玩家角色將足夠強大之時就能到達下一個城鎮或迷宮。這將重複到玩家到達最終頭目處並擊敗他為止。
在大多數的城鎮中,和國王或神父對話就能儲存遊戲。和前作一樣,日版遊戲使用密碼來記錄進度[12],相比前作最長20個假名,因為成員人數和所持物品等資料增加的緣故,本作最長可達52個假名[13]。如果密碼中有一個假名錯誤或遺漏,則不能恢復到之前的進度。但相對於使用密碼系統恢復進度的日版遊戲,美版遊戲提供了幾個保存遊戲的存檔位,並可以複製或刪除遊戲存檔[14]。
《勇者鬥惡龍II》以在前作《勇者鬥惡龍》上做了大幅改進而著稱[11]。《勇者鬥惡龍II》是系列中第一部在戰鬥中使用多角色和怪物的遊戲,同時也是第一部使用航海船的遊戲[8]。和同年發售的《最終幻想》不同,《最終幻想》只允許玩家將船挺在港口,《勇者鬥惡龍II》允許玩家在任何地方停船,這使得整個遊戲世界成為了開放世界式的探索[12]。遊戲也首次允許玩家在戰鬥中通過使用武器發動咒文。此外,《勇者鬥惡龍II》提供了多種不同類型的咒文和道具以及更廣大的世界[8]。遊戲還在前作的道具管理系統上做了改進,每個角色都有獨立的道具列表,且每人最多可攜帶8個道具,這將使玩家更加注重角色之間的道具保管[12]。《勇者鬥惡龍II》是勇者鬥惡龍系列中第一個加入賭博的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可以找到樂透券;遊戲還是系列第一個使用多種鑰匙和旅之門的作品[12][15]。
情節
遊戲設定於《勇者鬥惡龍》情節的100年後。在前作中,傳說勇者羅德的後裔打敗了控制阿雷夫加德王國的邪惡龍王,讓這片大陸重新獲得了和平;之後他和這個國家的公主羅拉離開了阿雷夫加德,並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後來他的子嗣們建立了三個繁榮的王國[11]。一個世紀的和平隨着邪惡的大神官哈根攻擊蒙布爾克城而突然結束。一個在戰鬥中倖存的士兵前去羅雷西亞王國,他用最後的力氣告訴國王邪惡大神官哈根滅蒙布爾克的慘狀[16]。國王命令他的兒子,作為羅德後代的羅雷西亞王子去打敗哈根[17]。
王子獨自一人開始了冒險,但隨後兩個兄妹——魔法戰士撒瑪多利亞王子和魔法師蒙布爾克公主——加入了隊伍[11]。在羅雷西亞王子尋找撒瑪多利亞王子期間,撒瑪多利亞王子也開始了消滅哈根的旅行。之後兩人救出了被變成狗蒙布爾克城的公主,她也加入了消滅哈根隊伍。在旅途中,三人獲得了一條船,並得以渡海訪問新大陸,其中就包括初代《勇者鬥惡龍》情節所發生的阿雷夫加德大陸[12]。在這裏他們遇見了初代反派龍王的孫子,小龍王告訴一行關於五個紋章的重要資訊[18]。在集齊隱藏在世界各處的五個紋章後,一行得到了可以破解哈根的幻象盧比斯護符,並前往哈根所在的隆達爾基亞高原。在一行人擊敗哈根之後,他用生命召喚出了破壞神西多。在打敗西多後,世界恢復了和平,羅雷西亞國王將王位讓給了王子。
開發
在首作《勇者鬥惡龍》發行後不到一年的1987年1月26日,《勇者鬥惡龍II》在日本發售[19]。如同其它本傳遊戲,《勇者鬥惡龍II》由堀井雄二編劇,漫畫《七龍珠》作者鳥山明作畫,椙山浩一譜曲。《勇者鬥惡龍》的共同創作者Chunsoft總裁中村光一監製遊戲,並承擔了一半的程式工作[20]。和前作相比,遊戲在幾乎各方面都做了改進[12]。遊戲是最早引入團隊系統的日式角色扮演遊戲之一[21];堀井雄二相信許多《勇者鬥惡龍II》玩家之前沒有玩過《勇者鬥惡龍》,因而決定讓玩家先操作單個角色,然後再尋找其他的隊員,逐漸控制多個角色[9]。
日版遊戲以一個受傷的蒙布爾克士兵到達羅雷西亞請求國王幫助的對話開場[22],但在北美NES版遊戲中加入了蒙布爾克毀滅劇情的開場對話。該作發售後,相關書籍和雜誌說有些內容因容量關係而被刪除,現存的遊戲ROM中仍保存了部分殘留下的資料。而由於遊戲開發時間緊張,遊戲沒有完全測試,導致遊戲從中盤開始變得相當困難[23][24][25]。北美NES版遊戲使用了和前作相同質量的畫面,但這相對於日版原版遊戲有所提升[12]。為了體現中古風格,美版《勇者鬥惡龍II》的對話使用了中古英語[26],同時台詞內容和日文原版有大量不同[13]。與其前作一樣,美版遊戲受到了一些宗教審查,比如日版死亡角色的圖像是畫有十字架的棺材,而美版改為了幽靈般的圖像[12]。
後來Game Boy Advance遊戲《勇者鬥惡龍怪獸篇 秘境探險隊》使用了《勇者鬥惡龍II》的世界地圖。該遊戲主角為《勇者鬥惡龍VII》中的角色基法[27]。
《勇者鬥惡龍II》於1988年2月移植到MSX平台[28],然而移植版存在很多問題,如不流暢的畫面滾動、角色圖像被黑色背景包圍、糟糕的圖像以及遲緩的戰鬥和選單[12]。MSX2移植版於1988年5月在日本發行[29]。
1993年12月18日[30],《勇者鬥惡龍II》和《勇者鬥惡龍》的增強重製版作為合輯以「勇者鬥惡龍I·II」為名在日本超級任天堂平台發行,重製版使用了《勇者鬥惡龍V》的引擎[12]。超級任天堂版除提升了畫面和音效外,還在遊戲系統上進行了改進。重製版使用了更智能的攻擊系統:回合開始前設定的攻擊目標被其他角色擊敗後,該角色將會自動攻擊其它敵人,而非像FC版一樣不做行動。如同遊戲其續作,玩家可從罐子和衣櫃中找到提升能力的道具[31]。此外重製版增加了少量新劇本[12]。
1999年,《勇者鬥惡龍I·II》在日本Game Boy Color平台發行,遊戲還同時支援在Game Boy平台執行[32]。除了畫面質量較低外[32],該重製版和超級任天堂版十分相似[33]。然而Game Boy重製版較NES版畫質進行了提升,並根據Game Boy機能修改了背景人物圖像;此外遊戲還加入了開場動畫[34]。Game Boy Color版新增加了中斷存檔功能,玩家可以在任何地方儲存進度,在復位Game Boy前玩家都可以恢復進度。遊戲同時在經驗值和升級平衡性方面做了調整[33]。遊戲北美本地化版於2000年發售,是第一個在北美重製的勇者鬥惡龍遊戲[33]。為使遊戲更好理解,艾尼克斯在北美本地化中重新翻譯了劇本[34]。由於NES原版的譯名產生了大量的困擾,主角和城鎮使用了更為接近日版原名的新譯名[12]:傳說勇者羅德的NES版名稱「Erdirck」改譯為「Loto」,城堡羅雷西亞的名稱「Midenhall」被重新翻譯為「Lorasia」[11]。
《勇者鬥惡龍II》於2005年被移植於日本手機平台[35]。相比於前作《勇者鬥惡龍》的移植版,其容量增大到原來的四倍[36];而由於容量限制,遊戲檔案被分割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預置於手機中,第二部分則可以免費下載;世界地圖由一個預置的PDF檔案提供[37]。2006年,《勇者鬥惡龍II》在更多品牌的手機上發行[38][39]。
2011年9月15日,遊戲的FC版與超級任天堂版連同《勇者鬥惡龍》和《勇者鬥惡龍III》作為合輯——《勇者鬥惡龍25周年紀念 Famicom & Super Famicom 勇者鬥惡龍I·II·III》——在日本Wii平台發行[40]。合輯增加了遊戲快速存檔功能,玩家可以在任何時間暫停遊戲,然而快速存檔會在遊戲恢復之時被刪除[41]。合輯還收錄了遊戲原版攻略手冊的復件,以及原畫和遊戲開發材料[40]。
2013年10月,史克威爾宣佈遊戲將復刻於iOS和Android平台[42],遊戲於2014年6月26日在日本發行[43]。
其它媒體
和系列其它本傳遊戲相似,《勇者鬥惡龍II》被改編為小說和遊戲書。《小說 勇者鬥惡龍II》由高屋敷英夫編寫並出版於1989年,小說之後於1991年和2000年再版。《遊戲書 勇者鬥惡龍II》也發行於1989年[44]。1999年,艾尼克斯發行了兩卷《Game Boy勇者鬥惡龍I·II 4格漫畫劇場迷你百科全書》[45]。
遊戲音樂由椙山浩一作曲並指揮。
《勇者鬥惡龍II》的首張專輯《組曲 勇者鬥惡龍II 惡靈的眾神》發行於1987年2月。其收錄了10首管弦版樂曲以及25分鐘的「原聲小說」(Original Sound Story);組曲由東京弦樂團演奏。這些音樂的風格包括古典風格和爵士風格[46]。在1987年8月20日舉辦的首場「家庭古典音樂會」上,東京弦樂團演奏了《勇者鬥惡龍》和《勇者鬥惡龍II》的音樂[47]。之後在1987年10月,音樂會錄音以「勇者鬥惡龍在音樂會」為名發行了交響組曲CD[48]。《勇者鬥惡龍II》的音樂還以鋼琴CD[49]、Drama CD[50]和交響組曲專輯的形式發行[51][52]。《勇者鬥惡龍II》的音樂還收錄於多張音樂合輯中,包括《交響組曲 勇者鬥惡龍精選輯Vol.1 ~羅德~》[53],三張《勇者鬥惡龍遊戲音樂超級選集》[54][55][56],《交響組曲 勇者鬥惡龍 Complete CD-Box》[57]和《交響組曲 勇者鬥惡龍 按場景分類 I~IX》[58]等。
在前作出現的阿雷夫加德大陸的世界地圖上行走時,遊戲將播放前作的世界地圖音樂《Unknown World》。遊戲輸入名稱和密碼介面的背景音樂《Only Lonely Boy》是牧野安娜的單曲[59],在FC版遊戲中,和一個名為安娜的遊戲角色對話後,背景音樂將會變成此樂曲[60];音樂還用作日本職業棒球隊千葉羅德海洋的助威曲[61]。遊戲片尾曲《My Road, My Journey》[62]也是相關動畫《勇者鬥惡龍 達爾大冒險》的片尾曲[63]。
勇者鬥惡龍的世界 勇者鬥惡龍II 惡靈的眾神 | |||
---|---|---|---|
曲序 | 曲目 | 英文標題 | 時長 |
1. | ドラゴンクエストマーチ | Overture March | 1:37 |
2. | Love Song 探して | Only Lonely Boy | 3:20 |
3. | 王城 | Château | 3:33 |
4. | 街の賑わい | Town | 1:49 |
5. | 恐怖の地下洞~魔の塔 | Fright in Dungeon ~ Devil's Tower | 3:22 |
6. | レクイエム | Requiem | 2:14 |
7. | 遥かなる旅路~広野を行く~果てしなき世界 | Endless World | 4:17 |
8. | 海原を行く | Beyond the Waves | 2:20 |
9. | 戦い~死を賭して | Deathfight ~ Dead or Alive | 2:20 |
10. | この道わが旅 | My Road, My Journey | 4:04 |
11. | ドラゴンクエストII~悪霊の神々~ゲーム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ストーリー ~オープニングからフィナールまで~ | Dragon Quest II Game Original Sound Story ~ From Opening To Finale ~ | 25:15 |
總時長: | 54:11 |
評價
FC版《勇者鬥惡龍II》在日本獲得了極大的商業成功,遊戲出貨約240萬套[70][71],由此產生了「勇斗現象」的說法[5]。《勇者鬥惡龍II》的發行還促進了《勇者鬥惡龍》的分發[20]。在2006年《Fami通》舉辦的讀者票選遊戲史上最佳遊戲中,遊戲排到了第17名[72]。
媒體通常認為《勇者鬥惡龍II》修正了第一作的問題,如允許三人的隊伍,使用了更大的世界、更好的圖像並可攜帶更多的道具[11]。其他改進還有可以重複使用的鑰匙,以及由於更大的隊伍和成組出現的怪物而引入的戰鬥策略[11]。雖然受到8位元機能的限制,但遊戲音樂通常受到了好評[11]。作為經典的RPG類型作品,遊戲是值得稱讚的[32][73]。
日本媒體給與遊戲高難度的評價。由於遊戲後半期重要道具持有者拉格斯難以發現,最終迷宮隆達爾基亞山洞存在大量陷阱,以及最終頭目西多會使用完全回復咒文等原因,遊戲被媒體評為「最高難度的勇者鬥惡龍」[74]。製作人中村光一在電視節目採訪中回應稱,隆達爾基亞山洞是「根據穿過迷宮的經典技巧,而製作做成了沿着右手邊牆壁一路前進,就能不落入陷阱順利穿過迷宮,沒有料到會有這樣的反響」。此外,由於遊戲終盤沒有經過充分時間的測試,製作人員誤按照自我預想的角色級別調整平衡度,最終導致遊戲難度過高[75]。
《Fami通》為超級任天堂版遊戲打出了35/40分[66],為Game Boy版打出了30/40分[67]。而Game Boy版在北美也獲得了相當的高分,包括IGN的8.0/10分[32],GameSpot的9.6/10分[11],以及《任天堂力量》的8.0/10分[68]。然而IGN認為Game Boy版遊戲還有地方需要改進,如重製版《勇者鬥惡龍II》仍然像NES版一樣使用純色的戰鬥背景,而非像同張卡匣上的初代重製版一樣配以有生氣的戰鬥背景[32]。遊戲還獲得了PRGamer的2000年度Game Boy Color獎[69]。
重製版合輯《勇者鬥惡龍I・II》的超級任天堂和GB版在日本出貨量合計達192萬份[76]。Wii版的《勇者鬥惡龍I・II・III合輯》在2011年售出了40萬份[77]。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