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律(Patola Shahis或Palola Shahis之後吐蕃譯Bruzha),克什米爾北部印度河流域古國,扼印度中亞西藏之間的交通要道。

勃律所在位置.
慧超的《往五天竺國傳》關於勃律的部分

中國東晉開始在史籍中記載此國,有波倫、缽盧勒、缽露勒、缽露羅、缽羅、勃律等不同譯名,唐朝多稱勃律,地原在今巴控喀什米爾巴爾蒂斯坦一帶(今別稱小西藏)。

7世紀初,為吐蕃帝國擊破,分裂成為大勃律小勃律兩個國家,留居原地巴爾蒂斯坦者稱大勃律,向西北遷移至罕札河谷即今吉爾吉特地方的稱為小勃律,兩地相距約150公里。大勃律於686年被吐蕃征服,不甘於吐蕃統治的人逃到小勃律,不過小勃律也在700年前後為吐蕃所征服。

武后萬歲通天二年(697年)至唐玄宗開元年間,大勃律三次遣使入唐。唐王朝先後冊立其君主。開元初年的714年,小勃律王沒謹忙因為受到吐蕃的壓迫,親自入長安表示臣服唐朝。由於小勃律是吐蕃進攻唐之安西四鎮的要道,因此,唐朝政府認為小勃律是西域西門,必救之地。北庭節度使張孝嵩疏勒副使張思禮率西域聯軍四千救之,沒謹忙出兵接應大破吐蕃。此後,722年(開元十年)唐封沒謹忙為小勃律王。

沒謹忙之後,蘇失利之繼位小勃律王,740年被吐蕃軍擊敗,被迫臣服吐蕃,迎娶吐蕃公主為妃,吐蕃勢力遂深入西域,二十餘國皆為吐蕃臣屬。此後三任安西節度使田仁琬蓋嘉運夫蒙靈詧三次討伐均無功。747年(天寶六載)發生了小勃律之戰,安西節度副使高仙芝受命以馬步萬人進討,分兵三路攻佔小勃律全境,俘虜小勃律王夫婦,唐改其國號為歸仁,設歸仁軍鎮守。此役過後,西域各國重新歸附唐朝。

751年高仙芝在怛邏斯之戰中大敗於大食,唐朝勢力仍然未退出中亞西部,天寶十二年(753年)發生了大勃律之戰安西節度使封常清率軍擊敗依附吐蕃的大勃律國。然而天寶十四年(755年)發生安史之亂,唐朝已無心力經略西域,大勃律之戰也是唐朝最後一次在西域的戰爭,756年小勃律和大勃律及周圍地區再次臣服吐蕃。

參見

延伸閱讀

[]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