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利是,傳統為「利市」或「利事」、「利是」、諧音「勵事」(lai si),北方官話稱之為紅包,是由紅色封套製成的一種小型禮品,常見於中國傳統習俗與漢字文化圈背景下的各種慶祝活動,包括新春(拜年)、婚禮(婚宴)、生辰(賀壽)等場合,其顏色在中華文化裏常常代表「喜慶」之意。早期的利是多為以毛筆書寫、帶有吉祥字句的一張紅紙折疊而成,直至明清時期出現包裹銅板的作法(是為壓歲錢),並逐漸演變成將金錢[a]放置於利是封內的一種現代禮金形式。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7年2月1日) |
每年農曆新年期間有派利是的習俗,利是內所放金錢的多少經常與雙方交情成比例,禮儀上不能隨便當着送禮者的面,將裏面的錢拿出。
廣東、廣西、香港和澳門等地區是已婚人士派給未結婚的親友,粵語稱為「逗利是」,而現在廣東、廣西、香港和澳門一些同居多年或已訂婚的情侶、未婚媽媽或爸爸、以及未婚的中老年人士亦會派利是。在中國大陸及台灣,派利是的習慣一般只存在於比較親近的親戚朋友之間或是已經在社會工作的人,派給還在就學的後輩。
在香港,新年派利是的範圍比較廣泛,例如鄰居家的小朋友、普通交情的同事之間都有可能派利是,但這種利是內的金額可能比較小,純粹討個吉利。在香港、澳門亦有部份人會以不同理由,送利是給大廈管理員、助手,以至酒樓侍應等。
在部分地方,農曆新年假期結束,開始上班的第一天,許多機關、公司都會向所有員工派一個「開工利市」。而公司內已結婚的上司或幹部,一般亦會向下屬或者年輕的同事派利市。
今時今日,很多人已習慣於用全新印製的紙幣來做利是,有人認為除了比較雅觀外亦寓意去舊迎新,因此每年春節前許多銀行的現鈔提取量就會急劇增大。印鈔廠也會有增印新鈔的壓力。部分環保主義者認為這一習慣不利於環保。因此,2006年香港政府與澳門政府也倡議市民在春節期間用舊鈔來封利是。
在除夕由家長派給子女的利是以及新年期間由長輩派給晚輩的利是稱作壓歲錢,是表示把祝福和好運帶給他們。港澳、琉球的習俗是已婚長輩派給未婚後輩,日本本土的「お年玉」傳統上是採用白色封套包裝,而且封套上會寫上接受人的名字。在日本的新年,小朋友通常會收到父母或其他親戚派的利是,年齡越大,獲得的金額就越高(一個家庭裏的所有小孩都會收到相同金額的利是,以避免不公平)。雖然這只是例行的傳統,但孩子可自由支配自己的利是錢。[1]現代朝鮮半島成人習慣上會直接把錢給孩子,所以利是在當地並不如漢字文化圈其他地區流行。
除了春節以外,在其他喜慶場合,例如婚禮、新店開張等亦有送利是的習慣。由於賀禮利是的金額往往不菲,因此許多人在頻繁收到喜帖的時候,將之戲稱為「紅色炸彈」「罰款單」,意味着又將掏出一筆賀禮做利是。
而第一代的利是封,約於1900年,印刷技術開始廣爲所用時,才得以問世。當時的所謂利是封,做法非常簡單,只以紅紙印上黃油,再於未乾的黃油上綴上金粉,效果就如現今燙了金字的利是封般,而圖案則多以簡單爲主,再配以吉利的字句。
每逢春節期間,中國大陸各大互聯網平台都會向用戶發放虛擬利是,虛擬利是的禮品主要有現金和消費券兩種。由於迎合了中國政府貨幣電子化的政策與實體貨幣失去信用的社會現況,並提供了避稅洗錢的便捷途徑,一些互聯網巨頭也藉由在線利是充值及派發功能而佔據了更多的市場優勢。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