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軍節度使,為唐朝、五代在山東省南部設立的節度使。 819年二月,分割淄青節度使為三,分出天平軍節度使和沂海兗密觀察使,治沂州,下轄兗州、海州、沂州、密州。 820年改為兗海節度使,治兗州。 832年改為兗海沂密觀察使。 851年改為節度使。 862年八月,增加徐州,863年十一月徐州歸徐泗節度使。 876年二月,建號泰寧軍節度使。 北宋宣和五年在平州設立泰寧軍節度使,但很快被金朝攻取。 歷任 王僚(808年) 曹華(819年—822年) 高承簡(822年—823年) 王沛(823年—825年) 張茂宗(825年—827年) 李同捷(827年,未任) 張茂宗(827年—830年) 庾承宣(830年—832年) 李文悅(832年—834年) 崔戎(834年) 崔杞(834年—837年) 張賈(837年—840年) 高承恭(846年) 田牟(847年) 臧某(847年) 裴某(大中初年) 蕭俶(850年—852年) 敬晦(853年—855年) 盧某(856年) 劉莒(858年—859年) 鄭助(860年—861年) 焦軫(咸通年間) 鄭漢璋(868年) 曹翔(868年—872年) 崔某(乾符年間) 齊克讓(876年) 李系(878年—879年) 齊克讓(879年—886年) 王重榮(885年,未就任) 朱瑾(886年—897年) 趙犨(888年,遙領) 葛從周(897年—905年) 趙克裕(903年—904年,留後) 劉仁遇(905年—907年) 王瓚(907年—908年) 朱友能(908年—910年) 張萬進(張守進)(914年—919年) 劉鄩(919年—921年) 李紹欽(923年—925年) 朱守殷(925年—926年) 房知溫(926年—927年) 趙在禮(927年—930年) 符彥超(930年—931年) 張延朗(931年—933年) 楊漢章(933年—936年) 李從溫(936年—940年) 桑維翰(940年—942年) 安審信(942年—944年) 李守貞(944年—945年) 趙在禮(945年—946年) 安審琦(946年—947年) 符彥卿(947年—950年) 慕容彥超(950年—952年) 顏衎(952年) 王審琦(960年) 趙光義(960年—961年) 白重贊(964年—967年) 孟元喆(966年—971年) 李從善(971年—976年) 參考文獻 《新唐書》方鎮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