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倫衝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倫衝突

克倫衝突緬甸克倫邦的武裝衝突。這是緬甸軍政府與各少數民族群體之間內部衝突的一部分。自1949年以來,克倫族民族主義者一直在為建立一個名為哥都禮英語Kawthoolei的獨立國家而戰。[8]克倫民族聯盟及其克倫民族解放軍是最著名的克倫叛亂組織。[9] 數十萬平民因衝突而流離失所,其中許多人逃往鄰國泰國並在難民營中生存。[6][7]

快速預覽 克倫衝突, 日期 ...
克倫衝突
緬甸內戰的一部分

一名克倫民族解放軍的野戰醫務員在克倫邦帕本縣給流離失所者看病。
日期1949年1月31日 – 至今
(76年3周)
地點
狀態

進行中

領土變更 2023年7月14日開始,克倫聯軍全面控制了位於萊克山的緬軍基地。並在2023年12月發佈聲明要掃除緬軍在克倫邦所有的據點並全面發起攻擊,2024年開始克倫邦的多地被克倫民族解放軍控制。4月11日隨着苗瓦迪多個基地被聯軍控制後於當日隨着緬軍的撤出至此控制了苗瓦迪。
參戰方

 緬甸

前參戰方:

哥都禮武裝部隊:

前參戰方:
指揮官與領導者
前指揮官:
  • 穆圖希頗英語Saw Mutu Say Poe(2008年起)
  • 瑙澤波拉盛英語Naw Zipporrah Sein (2008年起)
  • Saw Johnny
  • Baw Kyaw Heh
  • 蘇薩迪(2021年起)
  • Saw Htein Maung
前指揮官:
  • Saw Tamlabaw (2000–2008)
  • Bo Mya (1976–2000)
  • 蘇巴吳基  (1949–1950)
  • Saw Mo Shay[1]
  • Bo Nat Khann Mway (1994–2016)
兵力

30,000


歷史上

43,000 (1951)[來源請求]

6,000–7,000[2]
1,500[3]


歷史上

4,000+ (1951)[來源請求]
傷亡與損失
自 1989 年以來:
4,600+ killed[4][5]
20 萬名平民流離失所[6][7]
關閉

另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