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斯謨(荷蘭語:Erasmus)是曾運營於荷蘭海牙至德國慕尼黑間一班長途列車所使用的名稱,由德國聯邦鐵路自1973年至2000年間開行。其命名源自荷蘭人文主義思想家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註 1]。列車曾先後被納入全歐快車、城際列車和歐城列車等類別,直至2000年停運。
全歐快車
在荷蘭鐵路要求在海牙和德國間運營一趟直通全歐快車服務後,伊拉斯謨號於1973年6月3日正式開行[註 2]。德國聯邦鐵路在科隆至慕尼黑區間使用與原萊茵之箭號內飾相同的車廂編組[註 3]。雖然萊茵之箭號在1971年被降級至更為費時的城際列車類別後,其大部分車廂已被替換,但原編組中的觀景座車則被保留了下來,並與萊茵的黃金號在杜伊斯堡交替套跑直至1973年5月[註 4]。新的伊拉斯謨號開行後在時刻表的設置上預留了在維爾茨堡與另一班全歐快車歐根親王號雙向中轉的時間[註 5]。此時萊茵之箭號的終點已被改在巴塞爾而非慕尼黑,因此杜伊斯堡再無任何車廂交替套跑的任務。然而,所有觀景座車卻只能在慕尼黑的德鐵車輛段進行保養維護,儘管當時萊茵的黃金號也不途經此地。為了使包括伊拉斯謨號在內的觀景座車維持正常運營,萊茵的黃金號和伊拉斯謨號改變了在荷蘭角港和海牙的編組,以使得每節觀景座車每運行5日便可在慕尼黑停留一夜[註 2]。
以下為伊拉斯謨號在1973年夏季的時刻表:
伊拉斯謨號最初的起點設於阿姆斯特丹-鹿特丹鐵路線上的海牙荷蘭車站,並沿海牙-烏特勒支-德國東行[註 6]。在海牙中央車站投入使用後,列車的西端始發/終到自1976年5月30日起均轉移至該站[註 3]。同時,所有的觀景座車均停止服務,並由酒吧/一等合造車所取代[註 7]。
後續運營
1980年9月,伊拉斯謨號在荷蘭境內變更為阿姆斯特丹始發/終到,南端始發/終到則被延長至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在1987年5月30日前,列車一直作為城際列車運營。自1987年5月31日起,它又成為最早投入歐城列車網絡的列車之一。其運行線路自1991年6月2日起被縮短在阿姆斯特丹至科隆間運行,並最終於2000年11月3日被非命名的城際特快列車服務所取代[註 8]。
腳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