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威靈宮
台灣澎湖縣馬公市五德里廟宇,主祀保生大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沿革
澎湖縣馬公市五德里,舊稱「雞母塢」或「雞舞塢」,清領時期屬嵵裏澳,日治時期名稱為嵵裏澳雞母塢鄉,於戰後與山水裏合併,改稱水塢里,之後又因地方自治,改名為「五德里」迄今。[2]威靈宮在聚落邊除了設有五個營頭,還設置了七個附屬的小營頭。根據成書於乾隆32年(1767年)的《澎湖紀略》[3],當時已有祭祀保生大帝廟宇之紀錄。[1]
日治時期,鸞堂信仰在澎湖地區興起。[4]大正11年(1922年),許超然與歐積穀開辦「威化社嚴善堂」,然而太平洋戰爭時善堂活動曾經一度被禁止,後於民國40年(1951年)改名為「同化社向善堂」。民國62年(1973年)再改名為「文化社保安堂」。[1]
此廟於大正2年(1913年)重修後,於民國35年(1946年)進行重建,又於民國56年(1967年)發起重建,於民國57年(1968年)冬天落成。然因颱風侵襲,屋頂損壞,於民國86年(1997年)再次重修。近期再起重建工程,於民國108年(2019年)十月十一日舉行入火大典。[1][5][6]
相關條目
圖輯
-
聖旨牌
-
保生大帝像
-
舊廟母石獅
-
供桌神案
-
入火大典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