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理解性 指語言學上的互通程度(亦稱互懂程度),為某種語言的使用者在從未接觸另一種語言(包括聽或學習)的情況下,能通過聽力或(及)閱讀理解另一種語言的程度。這一數據常被用作區分語言與方言的重要根據。另外,社會語言學亦會用作區分的根據。
語言互通有時是不對等的,即語言A與語言B的使用者在交談時,語言A可能更易被語言B的使用者理解,反之則不成立。互通常發生在地理上毗鄰的語言或方言之間,特別是方言連續體中。
例子
- 南非荷蘭語:荷蘭語(部分)[1]
- 阿塞拜疆語:土耳其語[2]
- 布里亞特語:內蒙古方言、喀爾喀蒙古語
- 白俄羅斯語:俄語、烏克蘭語[3]
- 波斯尼亞語:克羅地亞語、黑山語、塞爾維亞語(拉丁字母書寫)[4]
- 保加利亞語:馬其頓語[5]
- 克羅地亞語:波斯尼亞語、黑山語、塞爾維亞語(拉丁字母書寫)[4]
- 捷克語:斯洛伐克語、波蘭語[6]
- 丹麥語:瑞典語、挪威語[7]
- 芬蘭語:愛沙尼亞語 (部分)[8]、 卡累利阿語 (高度近似)[9]、克文語及梅安語 (非常高度近似)
- 荷蘭語:南非荷蘭語(部分)[1]、西弗里斯語(部分)[1] [10]
- 英語:低地蘇格蘭語[11]
- 加利西亞語:葡萄牙語[12]
- 德語:荷蘭語(部分)、盧森堡語[10]
- 印尼語:馬來語[13]
- 盧旺達語:基隆迪語[14]
- 基隆迪語:盧旺達語[14]
- 馬其頓語:塞爾維亞語、保加利亞語[5]
- 馬來語:印尼語[13]
- 黑山語:波斯尼亞語、克羅地亞語、塞爾維亞語[4]
- 挪威語:丹麥語、瑞典語[7]
- 葡萄牙語:加利西亞語[12]、西班牙語[15][16][17]
- 俄語:白俄羅斯語、烏克蘭語[3]
- 低地蘇格蘭語:英語[11]
- 塞爾維亞語:馬其頓語、波斯尼亞語、克羅地亞語、黑山語[4]
- 斯洛伐克語:捷克語[6]
- 西班牙語:加泰羅尼亞語[18]、葡萄牙語[15][16][17]
- 瑞典語:丹麥語、挪威語[7]
- 托克勞語:圖瓦盧語[19]
- 土耳其語:阿塞拜疆語[2]
- 圖瓦盧語:托克勞語[19]
- 烏克蘭語:白俄羅斯語、俄語[3]
- 保加利亞語與馬其頓語:托拉克語、波斯尼亞語、克羅地亞語(前兩者用西里爾字母書寫,後三者用拉丁字母書寫)[20]
- 達利語:波斯語、塔吉克語[21](塔吉克語用西里爾字母書寫,其他兩者則用波斯-阿拉伯字母書寫)
- 德語:意第緒語[22](德語用拉丁字母書寫,意第緒語則用希伯來字母書寫)
- 印地語:烏爾都語[23](印地語用天城文書寫,烏爾都語則用波斯-阿拉伯語字母書寫)
- 老撾語:泰語[24](各有書寫系統)
- 波斯語:塔吉克語[21](波斯語與達利語用波斯-阿拉伯字母書寫,塔吉克語用西里爾字母書寫)
- 塔吉克語:波斯語、達利語[21](波斯語與達利語用波斯-阿拉伯字母書寫,塔吉克語用西里爾字母書寫)
- 泰語:老撾語、壯語(僅限傳統詞彙)[24]
- 托拉克語:保加利亞語、馬其頓語[20]
- 烏爾都語:印地語[23]
- 維吾爾語:烏茲別克語[25](維吾爾語用阿拉伯字母書寫,烏茲別克語用拉丁字母書寫)
- 烏茲別克語:維吾爾語[25]
- 意第緒語:德語[22]
- 東干語:現代標準漢語(各有書寫系統)
- 現代標準漢語:東干語(使用西里爾字母及延伸型西里爾字母,文字不標註聲調)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參閲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