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二氯苯基胂,簡稱PD,是一種有機、含砷的糜爛性和嘔吐性毒劑,最初是由德國和法國在一戰中發明的,在當時作為化學武器使用。
二氯苯基胂 | |
---|---|
IUPAC名 二氯苯基胂 | |
別名 | 苯二氯胂 |
識別 | |
縮寫 | PD (NATO) |
CAS號 | 696-28-6 |
PubChem | 12762 |
ChemSpider | 12238 |
SMILES |
|
EINECS | 211-791-9 |
RTECS | CH5425000 |
性質 | |
化學式 | C6H5AsCl2 |
摩爾質量 | 222.9315 [g/mol] g·mol⁻¹ |
外觀 | 無色氣體或液體 |
密度 | 1.65 g/cm3 (at 20 °C) |
熔點 | -20 °C |
沸點 | 252-255 °C |
溶解性(水) | 與水反應 |
溶解性 | 丙酮,乙醚,苯 |
log P | 3.060 |
蒸氣壓 | 0.033 |
kH | 3.00E-05 atm·m3/mole |
大氣·OH反應速率常數 | 1.95E-12 cm3/molecule·s |
危險性 | |
MSDS | New Jersey MSDS |
主要危害 | 易燃性,失能毒性,糜爛性 |
NFPA 704 | |
PEL | 0.5 mg/m2 |
致死量或濃度: | |
LD50(中位劑量)
|
2,500 mg·min/m3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
1917至1918年間,德國和法國製備二氯苯基胂。二戰期間,德國仍持續製備此種化學武器。
二氯苯基胂(PD)是一種無色無味的物質,與水接觸可以生成鹽酸[1]。與水的這一反應很慢,二氯苯基胂會下沉至水底,反應沒有危險[2]。這一水解反應的另一產物是苯砷酸,會對粘膜和皮膚產生很強的刺激[1]。如果不純淨,二氯苯基胂可能帶有一點棕色,當然在純淨的狀態下,應為無色的並且有油狀質地[3]。此外,不純淨的二氯苯基胂溶液還會散發辣根和類似大蒜的臭味,可檢測濃度為 0.1 ppm。[4]。
二氯苯基胂(PD)是糜爛性毒劑中四種含砷有機物中的一種,其他三種分別是二氯甲基胂、二氯乙基胂和路易氏劑[5],二氯苯基胂即是路易氏劑的結構類似物[6]。在凝固點-20 °C,二氯苯基胂轉變為顯微晶質固體[7]。
二氯苯基胂是一種現已過時的化學武器,在類別上,它屬於糜爛性毒劑或嘔吐性、失能性毒劑[9]。在二戰戰場上,有軍隊使用二氯苯基胂,卻發現它的效果不如其他嘔吐性毒劑[9]。此外,二氯苯基胂作為一種含砷的糜爛性毒劑,可以與芥子氣混合,作為化學武器使用[10]。
在一般環境條件下,二氯苯基胂可以存留2至7天[3]。在通風的條件下,它也可作為嘔吐性毒劑產生一定效果。然而,由於二氯苯基胂可以在陰涼空氣中持續生效,最初的發明者旨在將其用於潮濕環境中[11]。因此,在地下室、洞穴和壕溝,它就變得更加危險,因為這些地帶往往極度潮濕[11]。此外,在諸如銀行等安全要求極高的設施中,安保人員也用它作為對抗犯罪分子的武器[3]。
二氯苯基胂(PD)損害眼睛、肺、喉嚨和鼻粘膜[11]。它直接作用於眼部,並在大劑量的情況下導致失明[3]。它也導致噁心、嘔吐,即使劑量在5-50毫克的吸入也會誘發劇烈嘔吐[3]。由於體內鈣被砷替換,長期暴露在二氯苯基胂下可以導致系統性損害,包括嚴重的骨髓損傷[11]。
然而總的來說,二氯苯基胂(PD)在野外很容易發現,且淨化措施生效較快,它的效力不如其他糜爛性毒劑[3]。此外,它導致的糜爛效果並不立刻顯現,少則延遲30分鐘[6],多則32小時,這要取決於吸入的濃度[3]。
二氯苯基胂的毒理尚不完全清楚[6],但1986年美國陸軍資助的一項報告的確在這一領域有所進展。報告顯示,二氯苯基胂可以穿透紅細胞的細胞膜,與細胞內的某些物質反應。報告同時指出,血紅蛋白不是把PD與紅細胞結合在一起的物質,更有可能是穀胱甘肽[6][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